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天天微動態丨以“硬作風”啃“硬骨頭”

時間:2023-02-07 05:45:20    來源:安徽日報    

1月28日,在譙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古井健康科技公司生產線,灌裝車間的職工在生產線上忙碌。當日,是春節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當地眾多企業開始復工復產趕訂單。通訊員 張延林 攝

亳州市譙城區把改進工作作風作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破解民生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創新系列舉措,打通政策落實中的“堵點”——


(相關資料圖)

“近兩年在疫情影響下,企業依然穩中有升,這與譙城區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近日,安徽方敏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紅軍告訴記者。

去年以來,亳州市譙城區深入學習貫徹全省“一改兩為”工作會議精神,在聚焦問題、回應訴求、破解難題、檢驗服務中鞏固工作成效,敢于“啃”改革中的“硬骨頭”。在2022年度亳州市營商環境綜合考核中,該區獲全市第一。

實施專項整治鍛造作風“硬度”

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行動。

“沒想到,困擾企業很久的難題一下就解決了!”張紅軍說,由于歷史原因,企業因手續不齊全,無法辦理不動產證,嚴重影響了融資再發展。

企業將此情況反映給譙城區相關部門后,很快就接到了該區紀委監委的問詢電話。

從去年起,譙城區常態化開展“企業身邊的不正之風”專項整治,成立紀委監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督查組,采取暗訪督查、模擬辦事、陪同辦理、回訪調查等方式,開展專項整治,確保企業有合理需求的全力做到,影響企業健康發展的堅決禁止。

去年,譙城區紀委監委累計走訪企業416家,推動解決企業困難訴求215件。

一個企業有困難,紀委監委以監督問效方式,組織各部門協同解決,通過“一件事”解決“一類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和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目前,方敏醫藥公司已完善相關手續,成功辦理不動產權證。

譙城區印發《干部能力作風提升具體舉措》,按照“一改、兩為、五做到”的具體要求,扎實推進干部能力作風提升13條舉措落實落地,通過群眾舉報、暗訪督查等方式,定期通報不擔當、不作為典型案例,不斷改進黨員干部工作作風。

“做實做細分層分類考核,每季度動態調整考核指標,讓同類干部在同一賽場上‘賽跑’。”譙城區委書記周霄告訴記者。

去年以來,譙城區設立區督查考核平臺,落實“專人負責、當日認領、限時銷號、專班督查”的清單化、閉環式管理,交辦各類事項1595件,辦結率100%。該區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和干部作風能力建設提升年活動,查擺整改469個各類作風問題,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43件,處理51人。

譙城區還創新開展分層分檔考核機制,統籌做好“領導班子內部+全區重點工作”雙排名,實現考核結果“一圖全覽”,分5個檔次評定“星級村”,實現干部待遇差異化。通過提醒談話、調整職務等方式,讓不擔當不作為者受警醒、“讓位子”。

聚焦急難愁盼提升民生“暖度”

“我和鄰居之間的矛盾能夠及時化解,離不開為民辦事的鄉鎮調解員。”憶起往事,譙城區牛集鎮郭樓行政村李營自然村的李某說。

矛盾快速化解在基層,得益于譙城區“黨建+信訪”機制的建立。

譙城區信訪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該機制中,“強基”為底、“應訪”為源、“辦理”為核、“述職”為尺、“考評”為績、“定責”為鞭。“強基”為底,即該區建立299個群眾工作服務中心(站),整合農綜、國土、司法、派出所等人員集中辦公,方便群眾“一站辦事”;“應訪”為源,即“常態化、不限時、不設限”開門接訪、主動約訪、帶案下訪;“辦理”為核,即建立“鄉鎮(街道)—區級包案領導—區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區政府常務會議、區委常委會議”梯次推進的“清單+閉環”辦理機制;“述職”為尺,即綜合實施專項匯報、答辯、點評和評議;“考評”為績,即實施“季度+年終”“總量+變量”“干部+群眾”考評;“定責”為鞭,即按照“盡職免責、履職不力、失職瀆職”三種情形,對審查調查結果進行綜合評定。“黨建+信訪”機制運行以來,該區信訪總量降幅14.4%。

譙城區一方面讓“委屈的人”有地方說理,另一方面全力推行十項暖民心工程,讓“銀發的人”夕陽更紅、“求職的人”有求必果……

在十項暖民心行動中,譙城區全部超額完成省下達各項目標任務。該區在275個村(社區)全覆蓋建成老年食堂,服務老人14萬人次。開設老年學校、老年課堂303個,受眾5.7萬人。106家醫療機構規范設置口腔科,配備牙椅255張。新增托位2130個、公辦園學位1530個,開展城區公辦幼兒園延時服務。打造“三公里”就業圈,全覆蓋設立村(社區)就業促進服務站,開發崗位2703個。海選評定十道藥膳、十大合碗、十類小吃、十款花茶,培訓徽菜師傅320人。完成90個居住小區、行政村健身設施維修提升,組織群眾參加賽事活動12.78萬人次。新增城市停車泊位14474個。建立健全三級家政服務體系,新增家政從業人員2207人。標準化改造提升城鄉菜市場10個。

譙城區還創新開展“四季菜單·暖心走訪”行動,村(社區)干部每季度開展一次敲門入戶走訪,摸實情、解難題。該區發揮2499個網格和4988名網格長、網格員作用,利用“一網共治”平臺,實現“網格吹哨,部門報到”,不斷健全完善區鄉村三級群眾問題處置機制。

傾力紓難解困助企跑出“速度”

“公司現在產能提升了一倍,正在加緊趕制訂單,多虧了500萬元貸款及時到賬!”2月3日,亳州市千秋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支奎說。

去年11月,支奎在譙城區“政企早餐會”上,反映企業擴大經營急需融資的問題。接到訴求后,譙城區營商辦積極與區經信局對接,并以經信局推薦最大額度500萬元,對接金融機構,使企業很快獲得了貸款。

助企紓難解困是轉作風優環境的核心內容。去年5月至今,譙城區常態化開展政企暢聊“早餐會”活動。

“27位區領導輪流‘坐班’,按排定好的時間約企業家共進早餐,這樣既不耽誤企業生產經營,又能面對面聽取企業家意見,從‘跟著問題走’轉向‘奔著問題去’。”譙城區營商辦負責人劉顯玲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政企早餐會”已開展139場,參與企業967家,收集解決問題737個,辦結率達99%。

周霄說,早餐會讓政商交往既“清”又“親”,做到有交集而不搞交換、有交往而不搞交易,從而更精準、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

在創新開展“政企早餐會”的同時,譙城區還同步建立了“政企直通車—微信矩陣群”,包括規上工業領域服務群、藥業領域服務群等8個微信群,共有1323家企業。

“企業在群里反映問題,相關部門及時解答的同時,也等于向其他同類型企業進行了宣傳,避免問題重復產生、久拖不決,力求做到服務‘一個企業’,方便‘一批企業’,實現‘問題整體清零’。”劉顯玲說。

從強化監督保障,到創新開展“政企早餐會”、建立政企微信矩陣群等,譙城區營造了愛商、重商、親商、護商的濃厚氛圍,為企業發展鼓足了信心。(記者 武長鵬 通訊員 劉景俠)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