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亳州夯實“兩個責任”守護“舌尖安全”

時間:2023-03-01 07:01:37    來源:安徽日報    

“這片區域屬于粗加工區域,不應該放置餐具,會導致二次污染,要把已經消過毒的餐具單獨放在消毒柜內。”近日,亳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來到該市高新區一家餐廳后廚檢查食品安全,發現問題后要求其立即整改。

“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是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亳州市委、市政府把落實‘兩個責任’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亳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該市已構建市委統籌、市縣(區)長直接抓、市縣(區)有關部門聯動、市縣(區)食安辦牽頭的工作架構。

截至2022年12月底,亳州市、縣(區)、鄉、村四級8889名包保干部完成35566家生產經營主體的首輪包保督導工作。


(相關資料圖)

在亳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數據中心,透過大屏幕,記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該市目前經營主體數量、包保干部人數和督導問題整改數據。

該數據中心通過搭建數智化操作管理系統,在更加明確相關單位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的同時,進一步形成了包保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有效銜接的工作閉環。

數據中心前端是一款名為“食安包保”的微信小程序,設置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包保干部、監管部門、食安辦等四個登錄端口,實現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包保干部督導開展、監管部門工作銜接和食安辦協調考核的智能化管理。該平臺還實現了企業主體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記錄全程電子化錄入,自動匯總分析,便于企業負責人、包保干部及時了解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

“數據中心還引入了‘黃紅綠碼’管理機制,對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分級監管。”亳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協調科負責人白廣東告訴記者,如果某食品經營主體連續兩天沒有做日管控,系統會自動將其設為黃碼;連續三天沒有做日管控,系統會自動將其變為紅碼。一般收到黃碼的預警信息后,市場監管人員就要對其進行相應處理,驗收后恢復綠碼。

截至2022年12月底,亳州市共發現風險隱患25105條,均通過“食安包保”平臺推送至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督促整改,實現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常態化高效運行,風險防控更加科學精準,食品安全治理水平進一步鞏固提升。

此外,亳州市還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明確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月通報、季調度、半年分析、年終考核、嚴格獎懲五項制度和“一督三查五考核”數據考核評價機制,確保科學、可操作、可量化、可考評,使“兩個責任”落實制度化、平時化、系統化。(記者 武長鵬)

·編后·

食品安全大如天。亳州市通過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優化監管方式;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提升監管實效,有效落實“兩個責任”,切實守牢食品安全的民生底線。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