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明光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周福紅帶領農技人員來到該市三界鎮西王村,在村民李保兵家的麥田里,對小麥田管問診把脈、開出藥方。“農技員每年都來我這里好幾回,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李保兵對記者說。
明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把發揚雷鋒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經常,扎根基層、服務“三農”,推進農業特色化、機械化、綠色化、標準化、優質化、信息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為農民豐收保駕護航,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近日,該中心成為第八批安徽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記者了解到,明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2010年成立了“學雷鋒小隊”,并在滁州市率先開通了“農技110”服務專線,24小時提供服務。在脫貧攻堅中,中心成立農業科技扶貧服務團隊及“扶貧智囊團”,開展“抱團科普惠民鄉村行”活動,并分片包干,結對幫扶有生產能力的貧困戶,共帶動1064戶脫貧致富,獲評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團隊。
為促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新模式“四新”成果轉化,明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135名科技特派員開展包村聯戶服務,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00人以上。設立6個展示區,展示小麥、玉米、水稻、艾草等144個新品種,全市良種覆蓋率達98%。同時,建設示范基地29個,引進小麥高畦降漬技術、水上種水稻等15項新技術模式。
在石壩鎮農業科技示范園,種糧大戶戴榮龍正在用手機操作水肥藥一體機,為小麥噴灑水肥。
“通過遠程操控,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水肥一體化方式灌溉,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也讓種田變得容易了。”戴榮龍說。
明光市依托148個益農信息社,智慧農技和測土配方施肥公共服務平臺兩個微信公眾號,以及用戶手機、100臺觸摸屏和148套電腦終端,形成“一社二碼三終端”模式,化解農業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難題。
“我們聚合永久基本農田、土地確權、土壤空間與屬性等18類農業數據庫,繪制一張數字農業地圖,在全國率先形成全信息耕地數據聚合標準,實現了全域數字化、全科技術集成化、全程服務信息化、全產業鏈融合化。”周福紅告訴記者。
近年來,明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積極組織實施水稻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引導開展農業全產業鏈及綠色循環農業建設,提升農產品競爭力,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農技人員帶頭示范,引導村民發展艾草、甜葉菊等特色產業,僅艾草一項,全市種植面積就達3萬畝,年產值近10億元。(記者 羅寶)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3月16日,“行走百年膠濟高鐵環游齊魯”宣傳推介活動在濟南高鐵西站啟動。上午10時25分,搭乘500多名體驗游客和媒體記者的列車緩緩駛出濟南西
2023-03-17 19: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馮媛媛濟南報道3月16日下午,百度正式發布國內首款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旗下海報新聞成為文心一
2023-03-17 20:0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秦文濟南報道進入3月,玉蘭、櫻花在公園里爭奇斗艷,吸引游客流連忘返,可賞花可產果的經濟林木相繼進入了盛花期,濟南市
2023-03-17 19:50
2023年的春風吹火了“淄博燒烤”。早在3月8日,“大學生組團到淄博吃燒烤”話題就登上抖音同城榜熱搜第一,直至3月15日,該話題已經實現了4589
2023-03-17 20:00
山東省政府與中冶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周乃翔出席3月17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在濟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省委副書記
2023-03-17 19:44
二十四節氣能讓人感知自然的韻律,真切地體會到融入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親密,這不眼見著就要立夏了,由于該節氣過后晝夜會發生變化,下面
2023-03-17 18:51
風水魚是比較旺風水的,對于家里做生意的人群來說,比較喜歡養魚在家里提升氣氛。那么,風水魚養什么魚最好?風水魚養幾條好旺財?一起來看看
2023-03-17 19:05
反光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拍照工具,很多人在進行拍照的時候都會使用反光板,它可以很好的調節光線,讓照片色彩更加明亮,拍攝效果會更好一點。
2023-03-17 19:01
立夏節氣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該節氣降雨的概率增加。因為這個時候還是有冷空氣的,當冷暖氣流交匯就會產生降水。所以2023立夏之后會不會經常
2023-03-17 18:56
2023年養老金上調方案并未公布,只是有很多小道消息再傳還是會持續上漲,而所謂的2023年養老金不按工齡發放也并沒有確定,所以不要心急,一般
2023-03-17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