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黃山,一座值得探索的美麗城市

時間:2023-06-01 07:02:25    來源:黃山日報    

讀懂一座城市,先從走進這座城市的博物館開始。博物館里陳列的一件件珍貴文物和各類展品,傳承著歷史文化,濃縮了城市文明,揭示了社會進步的深層密碼,帶給人認知的提升和生命的啟迪。

5月30日,在位于中心城區迎賓大道一側的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內,又一座文化科技類博物館——黃山市數字創意館開館。它以“科技賦能創新筑夢”為主題,通過智能客服、虛擬人、技術體驗、數字文旅、數字政府等多個展區,全面展示了近年來黃山市數字化建設和發展的豐碩成果。

省市縣共建共享,實現文旅行業數據接入、收集、處理、存儲、分析等功能;通過人工智能和語音識別等技術賦能,政務服務熱線為民服務效率大大提高;虛擬主播、個性化語音同傳、AI寫詩、機器人寫書法、機器人弈棋……參觀這座數字創意館,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資料圖)

面對數字化洶涌浪潮,近年來,黃山市以“黃山”“徽州”兩個頂流IP優勢,推動“科技+文旅+政務”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打造創意創新之城。黃山市數字創意館開館,是“數字黃山”建設的重要成果,也呈現了數字化發展的前沿趨勢。在這里,通過全場景、沉浸式體驗,人們可以讀懂黃山、鏈接全球。

“去年底以來,認知大模型在全球掀起一輪全新熱潮。我們依托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啟動了認知智能大模型專項攻關,在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等方面進行突破。”黃山市數字創意館的承建方、科大訊飛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友國表示,將持續加大技術、人力、資金和產業資源在黃山市的投入,加快認知大模型等技術產品在黃山市的應用,落地一批領先的技術成果,探索認知大模型與各行各業的廣泛結合,更好地講述黃山故事、傳揚徽州文化。

數字創意館的嵌入,為黃山“數字城市”建設工作增添了一抹亮色。市數據資源局負責人表示,今后,黃山將借力科大訊飛技術優勢,發揮好黃山市數字創意館平臺功能,面向文旅、政務服務、教育、科技、公眾各領域,不斷拓展應用場景,鏈接更多數字創意資源,推動數字創意賦能發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激發新動力、新活力。

放眼整個黃山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可以發現,這里還有很多其他類別的展館。東邊,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巍然壯觀,系統展示了徽商、徽州教育、徽州建筑、徽州藝術、徽州科技各個方面。西邊,黃山市城市展示館設計新潮,集城市規劃展示、城市文化傳播、城市品牌宣傳等多功能為一體,詳盡呈現了黃山城市歷史變遷、現狀發展及遠景規劃,并經常性舉辦對外宣傳交流、接待來賓來訪活動。緊鄰數字創意館,市科技館造型獨特,科技探索項目、酷炫的AR、VR等高科技互動,讓孩子們沉浸其中,暢享科技樂趣。

除此之外,還有市圖書館、市美術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徽州糕餅博物館、中國徽菜博物館等。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無形的“文化場”,涵養著城市文化土壤,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提升城市氣質品位。

博物館常被譽為一座城市的“靈魂客廳”。黃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與生俱來具有開放的基因,黃山人通過把創新創造實踐濃縮于博物館及各個展館中,向世界分享文明創造的各項成果,進一步架起與世界交流互鑒的橋梁。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中國狀元博物館、徽派雕刻博物館、安徽祁紅博物館、歙縣非遺展示館……如今,在全市各地,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展覽館猶如滿天繁星,點綴在城市之中,講述著黃山各領域發展變遷的故事。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目前建成博物館(紀念館)約50家,博物館館藏文物15萬余件,平均每2.6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遠高于全國平均值。

走進黃山,人們可以去文化類博物館中,感受歷史人文的深厚底蘊;在自然類博物館,探秘自然萬物的生長規律;在數字創意館,領略文化創意的獨特魅力;在非遺館,領略徽州技藝的匠心傳承;在紅色紀念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這座美麗城市,星羅棋布的博物館“館群”,散發著馥郁芳香,每個角落都值得深入探索,細細品讀。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