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千年窯火映游人

時間:2023-06-14 05:51:46    來源:安徽日報    


【資料圖】

6月9日,記者登上了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東勝村的青山頭,只見一處窯體順山勢而建,遠觀如一條臥于山間的巨龍,龍頭朝下、龍尾朝上,故稱龍窯。

當天恰逢開窯,龍窯旁的研學基地迎來了不少游客。

“龍窯現在很少見啊,我們都想來現場觀賞一下。”陶器愛好者李遠說。

“宣州龍窯制陶技藝是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促進龍窯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實現千年龍窯煙火不熄,我們一直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當地亮麗的名片。”東勝村黨委書記胡先鋒告訴記者,該村推動龍窯廠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達成合作,建立了研學基地。

東勝龍窯歷史悠久,現任的龍窯負責人是村民黃家銀。自1990年接任龍窯廠廠長以來,龍窯在他手中存續34年,所產陶品有百余種。

“開窯嘍!”隨著黃家銀一聲吆喝,東勝龍窯廠正式開窯。窯門一開,泛棗紅釉色的成品陶器被取出、傳運,一會兒工夫就已壘成一座“陶山”。

東勝龍窯的燒制過程全憑人力,工人們在龍脊兩側的小洞投柴觀火。“我們是通過逐節向上燒的方式,把火焰從窯頭引至窯尾。燒窯時火焰偏白,說明溫度過高;火焰偏紅,則表示溫度過低,只有保持1200度恒溫,才能燒出好陶。”龍窯廠老師傅李石林說。

龍窯散發出的時光之美,就體現在這一明一滅,一探一取間。“近年來,水東鎮充分展示非遺文化保護與文旅產業發展之美。我們繼續探索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融合、創造發展,進一步提高水東知名度。”水東鎮黨委委員蔡甜甜說。(記者 羅鑫 通訊員 黃春慧)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