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快資訊:機械插秧提效增產

時間:2023-06-19 06:05:47    來源:安徽日報    


(資料圖片)

“通過農業托管,我今年種植近2000畝水稻,現有6臺插秧機在田里作業,每臺插秧機每天可插秧50畝左右,效率是人工移栽的50倍以上。我們種糧的信心更足了!”近日,在淮南毛集實驗區唐柱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負責人唐柱洋在田間指揮調度,插秧機來回奔忙,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滑落,水田很快披上了“綠裝”。

這是毛集實驗區今年機械強農項目農事服務中心使用機械插秧的一個場景,像唐柱洋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150個以上。今年,該區成立32個農業機械化服務專業組織,選聘60名村級技術員,通過土地托管將原來零散、小規模的種植模式變成規模化經營,配備大型拖拉機、播種施肥一體機、無人機等農業機械,切實解決了經營方式粗放、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不斷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在毛集實驗區焦崗湖鎮新建村致富農機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育秧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正把秧苗裝車派送到各個農田。

“為了推進機插秧,保證秧苗質量,我們采取訂單式育秧。這塊稻秧基地有26畝,提供的秧苗能插2800畝。”合作社負責人董家會說。

眼下正值水稻插秧關鍵期,毛集實驗區農業部門組織各鎮各村搶抓農時,充分發揮合作社優勢,緊鑼密鼓地開展機械插秧工作,為水稻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機械插秧不僅具有省時省力省肥等優勢,而且秧苗深度、間距和行距更加均勻,有利于水稻生長、提高產量。”唐柱洋說。

近年來,毛集實驗區在實施“兩強一增”行動中,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技術指導、市場運作等措施,大力推廣集中育秧和機械化插秧,讓農業生產更加精準高效。

“全區機插秧水稻面積12.1萬畝,配備插秧機208臺。從基地育秧、插秧到田管,全程機械化作業,這樣更能促進水稻分蘗,實現增產增收。”毛集實驗區農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徐從前告訴記者,今年該區水稻種植機械化率99%以上,其中機插秧率55%,預計6月20日前后可全面完成插秧作業。(記者 柏松 通訊員 徐瑞成)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