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環球精選!擦亮黨建品牌 賦能基層治理

時間:2023-06-27 06:05:46    來源:安徽日報    

合肥市瑤海區為新就業群體送粽子送清涼。

打造居民家門口的服務陣地、解決群眾的各類“急難愁盼”、護航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近年來,我省各地健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通過全力打造支部黨建工作品牌,著力提升街道社區治理能力,有力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城鄉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顯著增強。

暖民心


(資料圖)

“書記項目”激活“菜籃子”

“哇,這個菜市場規模大,人氣旺,買賣火!黨建服務隨時可找,便民、暖心!”端午節假期,記者初次走進合肥市九華山路菜市場,就深受震撼:市場內有商鋪100余家,面積達5200平方米,停車場有近300個車位,能夠滿足周邊3公里左右居民的日常生活采購需求。

九華山路菜市場被群眾譽為家門口的“五星級”便民菜市場,廣受好評的秘訣就在于其背后有一套完善的黨建體系。今年3月以來,合肥市包河區全面開展基層黨建“書記項目”申報工作,旨在通過黨建項目化,進一步壓實黨建責任,堅持“書記抓、抓書記”,穩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為民服務能力。

為做好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包公街道青年社區黨委結合轄區群眾需求的新特點、新變化,通過黨建引領持續推進若干批民生事項,開展以“傾盡全力,‘青年’有為”為主題的系列暖民心行動,讓“紅色力量”賦能“菜籃子”,著力打造“沁心園”黨建項目品牌。青年社區黨委書記、社居委主任潘劍波介紹,九華山路菜市場黨支部今年3月掛牌成立,由菜市場運營負責人擔任黨支部書記,邀請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巡視員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建立黨員活動室。菜市場設立了黨員示范崗、文明示范崗,營造出“講誠信、優服務”的良好氛圍,增強黨群對“沁心園”黨建品牌的內心歸屬感和黨組織感召力。通過示范帶動,使得市場向善向好健康發展,取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初步成效。

“‘書記項目’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一項重要環節,必須要以科學的理論指引、系統的全局思維,協調各部門匯聚多方力量,既需要書記帶頭引領,也需凝聚各方合力。”包河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包先斌介紹,下一步,包河區將繼續以“書記項目”為抓手,通過“居民點單、街道派單、書記接單”,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為民服務能力,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百米”。

匯民意

共議小區事,解決“大問題”

“我們在驛站開完會的第二天就有人開始在小區里裝充電樁了,樓下就有充電樁,以后給電動車充電就方便多了。”安慶市大觀區集賢路街道蔡山社區龍井小區王大爺高興地說。

王大爺所說的“驛站”正是蔡山社區黨委去年為提高精準化服務群眾水平,聯合多家黨建共建單位聯手打造的黨建服務品牌———“蔡師傅驛站”。社區前期通過廣泛征集,建立轄區居民需求清單,根據志愿者特長、專業、興趣建立志愿者服務清單。依照“兩個清單”分類管理,成立了“蔡師傅驛站-愛心樹”志愿服務隊伍,主要由1個黨員志愿服務隊和N個機動志愿服務隊組成。

作為安慶老城區的老舊小區,龍井小區內電瓶車“飛線”問題突出。為徹底解決居民充電難題,蔡山社區黨委組織網格黨支部書記、黨員代表、業主代表、安裝施工方等在“蔡師傅驛站”召開議事協商會,收集、匯總居民實際需求,形成問題清單和需求清單。同時,小區的黨員志愿者、社區網格員對小區內504戶居民逐戶上門,針對居民飛線充電和隨意停車的深層原因進一步摸排。通過匯總、討論以及聽取居民意見,最終形成了在小區內加裝戶外充電樁的實施方案,并于今年5月初在小區內完成第二批7組充電樁的安裝和投用。

近年來,蔡山社區黨委切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打造“蔡師傅”黨建服務品牌,凝聚多方力量,解決居民群眾的各類“急難愁盼”,增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截至目前,“蔡師傅驛站”已開展協商議事50余次,解決居民訴求40余件,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余起。

而在合肥市蜀山區西園街道的光明社區,通過打造“左鄰右里,幸福光明”黨建服務品牌,社區及時發現轄區內的重點、難點問題,做到無論大事小事難事,都能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理,體現社區治理的溫度。2022年以來,光明社區共協商議事40余次,目前已解決11項矛盾糾紛、項目改造等。

光明社區的長源小區建成已有40多年,是典型的老舊小區,現有住宅10棟346戶1038人。改造前的長源小區沒有路燈,路面坑洼,沒有外墻保溫,屋頂防水不到位,地下管線老化嚴重,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

面對群眾想要改善居住條件的迫切需求,光明社區發揮“左鄰右里,幸福光明”黨建服務品牌的優勢。施工前,以小區黨支部為支點,發動黨員深入調查摸底,充分聽取居民對基礎設施、功能布局等方面的意見建議;施工過程中,注重發揮人大代表、居民黨員的監督作用,嚴把“現場關”“質量關”“安全關”,切實把改造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里。

下一步,光明社區將把小區改造與加強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體系建設和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充分激發居民主動參與小區建設的積極性。

解民憂

凝“新”聚力,暖“新”護航

濃濃端午情,片片粽葉香。6月20日下午,合肥市瑤海區“小個專”綜合黨委開展“凝‘新’聚力,暖‘新’端午——關愛新就業群體”活動,相關單位和愛心企業人士現場為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送上粽子、飲料等端午暖心禮,叮囑大家要做好夏季高溫降暑工作。

瑤海區目前共有美團、餓了么外賣工作人員736人,騎手數量1060人。依托瑤海區市場監管局“小個專”綜合黨委成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聯盟,下轄快遞行業、外賣行業、貨車運輸行業、網約車行業、網絡主播行業5個黨支部。

“小個專”綜合黨委創新解題思路,先后召開新就業群體黨建交流會15場,在全區設立165個“愛心商戶”,免費服務新就業群體1萬余人次。此外,組織“新新向黨 快遞溫暖”“黨建引領新業態”等主題活動20余場,多措并舉增強黨組織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近年來,瑤海區委組織部積極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方法路徑,堅持黨建引領鑄魂賦能,通過創建“新新向黨”黨建品牌,引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雙向奔赴”,合力打造基層治理“共同體”。“進一步擴大了黨組織的覆蓋面,提升了‘兩新’群體的融入感,拓寬了作用發揮的新渠道,實現由‘治理對象’變‘治理力量’的轉變,壯大基層治理隊伍。”瑤海區委組織部非公工委組織科科長李政說。

同樣,為認真落實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要求,長豐縣水湖鎮積極探索打造“暖‘新’護航”黨建品牌,指導各城市社區以系列活動為載體,切實把黨對新就業群體的關懷和溫暖落到了實處。

以“暖‘新’護航”黨建品牌創建為契機,6月9日,水湖鎮錦湖社區益民苑黨支部組織開展“暖‘新’護航”系列之“交規講壇”主題活動,為轄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優質暖心服務。錦湖社區紅色驛站還常態化提供手機充電、喝水熱飯、書報刊閱讀等免費暖心服務,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隨時可以到這里“歇歇腳”“充充電”“喝口水”。(記者 武鵬 郜征 周梅 文/圖)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