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宣城做好“水文章”激活“水經濟”

時間:2023-07-03 06:09:48    來源:安徽日報    

記者日前從宣城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該市加強水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變“水患”為“水利”,探索出一條把生態“好水”變成經濟“活水”的有效路徑。

為保護生態“好水”,宣城市緊盯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強化區域水環境質量保護,持續推進南漪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和無量溪河、梅溧河、徽水河等重點流域治理,完善園區污水管網建設,規范水環境管理,實現污水應收盡收。同時,緊盯飲用水安全,實施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完成68個農村“千噸萬人”、鄉鎮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


(資料圖)

該市嚴守流域水質安全底線,緊盯嚴控排污總量和污染項目審批,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嚴重污染水環境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等“十小”企業,在2022年完成排查和整治158家“散亂污”企業的基礎上,今年以來又排查“散亂污”企業75家,完成整改56家。

截至目前,宣城16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標率實現“雙百”,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13個在用的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環境質量指數排名全省前列。2022年凈獲水生態補償資金3303萬元,名列全省第一。

宣城市在高質量保護優質水資源的前提下,做活做足“水文章”。

宣州區水陽鎮利用好水生態,大力發展“公司+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的“四位一體”經營發展模式,開啟淡水蝦蟹產業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

該鎮目前擁有5萬畝優質養殖水面,年產河蟹、魚蝦等水產品2萬多噸,總產值達7億元,形成以幼蟹培育、成蟹養殖為主導,以青蝦、魚類養殖為輔助的規?;⑵放苹厣a業集群。其中,全鎮幼蟹培育面積4萬畝,幼蟹年產10億只,占全國幼蟹市場的1/8,產值2.6億元,規模居全國鄉鎮之首。

目前,宣城市涌現出一批經濟實力強勁的水經濟產業規上企業,并且水權交易正式落地,實現了以水質為核心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宣城市還重點打造美麗河岸風景線,發展全域旅游,著力提升城市綜合品位。

該市全面開展河湖岸線綠化工作,扎實推進河湖“清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工作,形成社會各界共同治水管水、愛護河湖新氣象。

近年來,宣城市治理河道總長100.7公里。同時,全力推進14個重點項目建設,并結合生態水利項目建設,精心打造省、市級幸福河湖示范點,陸續完成8處省、市級幸福河湖創建驗收,昔日臟亂差的河湖變身網紅打卡點,成為本地及周邊市民一日游的首選之地。

編后

宣城市立足優質水資源,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通過高質量保護、高水平利用、高品位建設,讓一方“好水”成為保護生態、發展產業和提升城市品位的經濟“活水”。(記者 張敬波 通訊員 周明助)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