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進口食品數量增長,進口食品安全成為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進口食品質量過硬嗎?在保障食品安全上有哪些監管措施?消費者在選購進口食品時,要注意哪些關鍵信息?遇到問題產品該如何進行維權?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品種豐富,消費需求旺
伴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越來越多進口商品進入國內市場,豐富了人們的消費選擇
“前幾天我在某超市進口食品區買薯片時發現,外包裝上竟然有中文標簽,這不會是‘假進口’吧?進口食品包裝說明不應寫的都是外文嗎?”這是在北京海淀中關村工作的王韜選購進口食品時的疑惑。
面對進口食品,不少消費者都會有一些“好奇之問”:“從外國進口來的生鮮、肉類、乳制品,質量到底達不達標啊?符不符合我們中國人的體質健康啊?”“從東南亞旅游歸來,相中不少熱帶水果與水產品,我能帶回國嗎?”
當前,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進口食品數量快速增長、來源更加廣泛、品種更加齊全、價格更加親民,豐富了人們的消費選擇。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來,我國進口食品貿易以年均17.4%的速度增長,2018年首次超過700億美元。目前,已有176個國家和地區的2283種進口食品納入到準入管理,18295家境外輸華食品企業獲批注冊,33059家進出口代理商在海關備案。
據社交電商平臺每日一淘首席運營官淡焦成介紹,進口奶粉是每日一淘在今年3月份新開的品類,僅三個月,月銷量就超過了2000萬元。此外,肉、水產品、谷物、飲料、干堅果等進口食品同樣銷量看漲。
伴隨銷量增長,一些進口食品安全事件引人關注。去年,法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沙門氏菌污染等突發事件不斷敲響進口食品安全的警鐘。今年以來,國內一些海關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今年5月,武漢海關就查出14.6噸不合格進口蜂蜜。6月,又查出一批端午節用的不合格進口綠豆和糯米。截至6月底,今年已查出6批共60多噸不合格食品。這些問題進口食品會流入消費者餐桌上嗎?
海關總署副署長張際文表示,上述被抽檢到不合格的食品,都是要被予以監督退運或銷毀處理的,不會流通到國內市場。2018年,全國海關退運或銷毀來自64個國家(地區)的進口食品化妝品1413批,暫停17家涉事企業產品輸華資格,撤銷1家企業在華注冊資格,全年未出現區域性、系統性重大進出口食品安全問題。
多管齊下,嚴把安全關
加快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監管體系,降低企業貿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多策并舉確保進口食品質量安全
業內人士表示,進口食品走上消費者餐桌,至少要經過三道“關”。
——準入關。
在食品進口前,我國將依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國內外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質風險分析結果,對擬進口國家和地區的食品安全體系及食品安全狀況開展評估,結合評估和審查結果,確定相應的檢驗檢疫要求。
中國海關制定《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實施目錄》,只有該目錄內食品的境外生產企業在獲得海關注冊后,方可對華出口。
——檢驗檢疫關。
食品進口時,在完成檢疫審批、口岸檢驗檢疫等環節后,方可在口岸申報通關。其中,腸衣、乳品、肉類、水產品及制品類、禽蛋等進口時,需要辦理進境動植物檢疫審批手續,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后方可申報通關。經檢驗檢疫合格、由海關出具檢驗檢疫證明后的進口食品,方可準予銷售。
——風控關。
食品進口后,有關部門還將進行后續監管,當發現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或者疫情,以及境內外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或疫情可能影響到進口食品安全的,及時發布風險預警及控制措施,包括有條件地限制進口、責令召回、禁止進口、就地銷毀或退運處理等。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中國海關與巴拿馬、巴西等31個國家和地區簽訂36項進出口食品安全檢驗檢疫議定書,明確了55個品種的準入要求,組織專家組赴馬來西亞、法國、挪威、巴西、意大利等國家開展現場審核,將原有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回顧性檢查與企業注冊現場評審有機結合,嚴格督促各方切實保證進口食品質量安全。
“我們從真偽、寄生蟲、病毒等主要方面對生鮮水產品開展監測。”深圳海關食品檢驗檢疫中心主任謝麗琪說。
淡焦成介紹,“一只蝦入關后,我們會把產品送到第三方機構,從蝦頭到蝦尾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包括是否含蟲卵、寄生蟲、蝦的酸堿度等,平臺上所有上架進關的海鮮都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同時以更高的標準嚴把品質關,為的就是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
據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2018年海關共抽樣檢驗進口食品化妝品樣品43603個,發現超限量樣品141個,出口食品化妝品樣品18591個,超限量樣品51個。同時,海關通過加快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監管體系,強化對潛在風險的排查,深化對監管流程改革,有效降低企業貿易成本,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防偽溯源,品質更可靠
一些進口商對每個進口單品加施防偽溯源標簽,消費者只需掃一下上面的二維碼,便可知該批產品的詳細情況
“上周我在某超市看到,一盒來自意大利的油炸方便面包裝背面印有中文說明,內容包括配料、原產國、生產日期、保質期等詳細信息,經銷售人員告知,這是所謂的‘白簽’,是海關對進口食品外包裝做的統一要求。”在深圳一家投資公司上班的白領陶文鵬說。
消費者購買進口食品,最好做到“三看”:
——看進口預包裝食品是否有中文標簽。正規的進口預包裝食品都有易辨認和識讀的中文標簽。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奶粉中文說明,必須是印刷在最小的銷售包裝上,而不是加貼在罐體上的紙質中文說明。
——看進口食品的“身份證”。即向經銷商索取查看海關出具的檢驗檢疫證明,所有合法來源的進口食品都具有海關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詳細記載了該進口食品的品名、品牌、原產地、規格、生產日期、批號等信息。
——看進口食品準入情況。登錄海關總署網站查看相關食品是否獲得準入,只有經評估并獲得我國準許進口的特定國家地區的特定產品方可入境。
與普通進口食品不同,對于肉類、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水產品、燕窩、腸衣、植物源性食品、中藥材等進口食品的生產國家和地區,我國實施評估和審查制度。消費者可根據海關總署“符合評估審查要求及有傳統貿易的國家和地區輸華食品目錄”,查詢上述進口食品的準入情況。
據介紹,目前我國一些進口商對每個進口單品加施防偽溯源標簽,消費者只需掃一下上面的二維碼,便可知該批產品的詳細情況,不用擔心被摻假被仿冒,確保進口商品貨真價實。
在國內網購時碰到問題商品可以申請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線下實體店也有相應的退換貨、保修等售后服務,那么在消費進口食品時遭遇侵權事件,該如何維權呢?
專家提醒,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進口食品時,應當索取購物票據。一旦發現購買的進口食品出現質量問題,可以憑借購物票據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記者 齊志明)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失蹤。據統計,丟失護欄50余節,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
門庭若市打一生肖是什么動物?門庭若市的意思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從釋義來看形容非常熱鬧,而12生肖中最喜歡熱鬧的生肖是馬,再加上有成語成
2022-10-28 22:49
蝦仁蒸蛋等于砒霜是真的嗎?蝦仁蒸蛋需要把蝦先煮熟嗎?不小心吃了生蝦仁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網傳蝦皮蒸蛋吃了人會出現上吐下瀉、肌膚瘙癢紅
2022-10-28 22:4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養老服務人才匱乏、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低,一直是困擾養老服務發展的難點、重點和堵點問題,為了
2022-10-28 18: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為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現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煙臺市萊山區出臺了《萊山
2022-10-28 18:4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秦文濟南報道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方便蟠龍路、虎山路周邊居民出行,填補蟠龍路、虎山路等部分路段公交空白,自10月29
2022-10-28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