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蕪湖:全鏈條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時間:2023-08-24 08:06:09    來源:中安在線    

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人才是發展之基、創新之要、競爭之本。一直以來,蕪湖立足高質量發展大局,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發展的理念,加快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協同發力,全鏈條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為奮力譜寫新時代蕪湖新篇章賦能添力。


(資料圖片)

聚力引才,讓人才找得準、引得進

2021年以來,蕪湖市新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200個、領軍人才568人、高端人才4811人、大學生16萬人,人才總量達108萬人。成績背后,是蕪湖市堅定不移推進招才引智“一號工程”、持續創新引才方式,以超常規的標準和力度抓好“第一資源”,全力以赴、全力爭取,窮盡一切辦法集聚各類人才。

“我們實施書記領辦人才項目,強化政策有效供給,推出‘紫云英人才計劃’,制定奮力打造區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18條具體舉措,以超常規的標準和力度抓好‘第一資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還持續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先后設立5億元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5億元‘雙創’孵化基金、3億元科創投資基金,全市人才專項資金投入從2021年2億元增加到2022年3.75億元,2023年人才工作預算提高到5.69億元。對評選認定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給予最高2000萬元入股扶持,對國內外拔尖人才給予最高1億元項目支持,持續營造尊才愛才重才的濃厚氛圍。”

不僅如此,蕪湖注重市場化、產業化、柔性化引才,構建群英薈萃的首選之地。率先成立人才發展集團,組建“紫云英”人才獵聘公司,精準推進人才招引獵聘、創新創業孵化、人才公共服務等工作,相關做法入選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同時,圍繞全市十個新興產業25個細分領域,由擔任產業鏈鏈長的市級負責同志帶隊,帶領產業鏈重點企業開展全國百所高校大宣講活動,聘任李亞棟、王傳福、尹同躍等25位知名人士擔任“蕪湖招才大使”,面向全國延攬人才。

蕪湖在北大舉行引才交流活動

多士成大業,群賢濟弘績。為將更多優秀高層次人才集聚到蕪湖,蕪湖投資10億元建設上海松江蕪湖人才飛地,與復旦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達成合作協議,為入駐企業柔性延攬高端科研人才67名,實現項目在滬研發孵化、在蕪落地投產。高標準建設安徽創新中心,打造服務安徽省、輻射長三角的人才創新“共同體”,鼓勵科技人才在區域內自主流動、擇業創業,目前已意向落實高層次人才項目26個(其中院士領銜項目2個),12個項目已注冊落地。

精心育才,使人才活力足、有奔頭

人才工作基礎在“引”,根本在“育”。蕪湖不斷探索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更加靈活的人才政策,堅持以產育才、以才興產,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讓人才在產業發展中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平臺是充分發揮人才效能的重要舞臺,蕪湖積極搭建人才創新平臺,激發人才活力。每年拿出10億元支持哈工大機器人研究院等56個重點研發創新平臺建設,示范帶動各類企事業單位組建省級以上研發平臺500多個,全省新型研發機構蕪湖市占四分之一。同時,拿出最優地段,投資260億元布局建設灣谷科技園等十大創新園區,計劃明年底前全部建成運營,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廣闊舞臺。

夢溪科創走廊效果圖

人才發展與產業優化深度融合是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蕪湖全力推動企業與安徽工程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高校開設訂單班50多個,定向培養企業緊缺人才近3000人,并支持在蕪高校設立“產業教授”流動崗位,吸引800多名企業高層次人才自主申報,擇優聘任“產業教授”291人。

用好用活人才,關鍵在體制機制。因此,蕪湖放活“用才機制”,將人才評價權交給企業,以人才年薪評定人才層次,不受學歷、職稱、論文等限制,對企業給予年薪20萬元的直接認定為高端人才、年薪100萬元的認定為領軍人才、年薪200萬元的認定為國內外拔尖人才。

服務留才,令人才留得住、有歸屬

環境如水,人才如魚,海闊方可任魚躍。蕪湖圍繞打造人才需要的城市,在精準服務上下功夫,堅持把最高禮遇給予人才,努力營造一流人才環境和生態,全面構建人人向往、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蕪湖建立市領導聯系專家制度,為重點企業和人才提供專班服務,涉才訴求“頂格推進”。堅持每周舉辦“暢聊早餐會”,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至少一人參加,與人才面對面交流,及時傾聽意見訴求,已舉辦95場,受邀參加的各類人才超過500人,累計解決涉企涉才事項近400項。

“暢聊早餐會”現場

除此以外,為提高人才工作服務水平,蕪湖建立惠企惠才政策網上超市,上線運行“蕪湖紫云英人才服務平臺”,整合醫療、教育、人社等部門23項服務資源,實現人才政策“一站查詢”,人才補貼“一站領取”,涉才服務“一站辦理”,無需提供任何紙質材料,政策兌現一鍵直達、像“網購”一樣方便。目前,累計兌現人才資金超過5.04億元。

同時,聚焦人才在住房、就醫、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蕪湖在關鍵小事上“真心用心”,切實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發放“蕪湖人才綠卡”,為重點領域專家人才“一對一”配備人才服務專員,在醫療衛生、子女入學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讓各類人才在蕪創新有勁、創業無憂。不僅如此,蕪湖在全市布局23家“紫云英人才驛站”,為來蕪人才提供7天免費住宿,短短一年服務全國各地人才1.1萬人,打造人才融入蕪湖的“溫暖第一站”。

抓人才就是抓發展,謀人才就是謀未來。面向新征程,蕪湖乘勢而上、奮勇爭先,以招才引智的新成效積蓄發展動能,全面推進“紫云英人才計劃”,全力打造省域副中心人才高地,讓人才創新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加快打造新思路的試驗地、新事物的生發地、新產品的首發地,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貢獻更多蕪湖力量。(記者 楊中忠 樊麗麗 圖片由蕪湖市人社局提供)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