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機構配置需求旺盛 存量債基謝絕大額申購

時間:2020-04-23 17:04:02    來源:證券時報    

A股走弱,債券基金成了不少資金的避風港。3月份,債券基金規模較2月份增長了近1200億元。進入4月份債基熱度不減,25只新產品成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避險需求旺盛、貨幣環境寬松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機構投資者在加大債基的布局力度。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4月以來已成立25只債券基金,合計規模292.47億元;其中,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的有10只。4月21日成立的華夏鼎佳債基,募集規模60億元,且一日售罄。另外,華夏恒慧一年定開債券、富國中債1-5年國開行債券指數、永贏中債1-5年國開債、南方1-5年國開債發行時都吸引了機構投資者的積極認購。

對于4月以來債基發行市場的火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避險、貨幣環境寬松等因素影響著投資者的配置行為。從收益率上看,債基表現要強于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等固收產品,這也吸引了機構投資者加大配置。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出于避險的考慮,部分機構資金在增加債基的配置。有債券基金經理表示,近幾年,金融知識普及度不斷提升,投資者對風險和收益的認識在逐步完善。尤其是對大類資產配置理念的認可度明顯提升,投資者不再單純追求絕對高收益,避險已經成為投資者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貨幣寬松環境下,貨幣基金收益持續下滑。國金、民生加銀等多家公募相關人士表示,債市表現超預期,短債、中短債類基金收益要略優于貨基,吸引了部分機構投資者的資金。

此外,寬貨幣環境對債基收益產生一定影響。為了維護持有人利益,存量債基開始謝絕大額申購。認購新發債基有利于機構資金配置一步到位。

銀行理財的風險暴露及收益下滑等因素也使得一批穩健型投資者加大了對債券基金的配置力度。北京某中型公募的固收總監表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扮演了兼顧絕對收益和避險產品的角色。但隨著理財市場大幅擴張帶來的一系列潛在金融風險提升,監管部門出臺各項監管措施,凈值化管理成為趨勢。對于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而又偏好穩健投資的投資者來說,關注和投資債券基金是自然的選擇。

關鍵詞: 機構配置 債基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