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溫氏股份“掉膘”市值銳減近千億 擴張致債務大幅增加

時間:2021-05-17 09:52:00    來源:長江商報    

曾經的畜牧業龍頭溫氏股份(300498.SZ)遭遇了滑鐵盧。

2020年,溫氏股份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74.26億元,同比下降46.83%。今年一季度,凈利潤5.44億元,同比降逾七成。同行業可比公司牧原股份,去年全年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分別為274.51億元、69.63億元。

今年5月14日,溫氏股份市值900億元,比牧原股份少2800億元。

數據顯示,曾經穩居行業之首的溫氏股份已被同行趕超,且被甩得很遠。

長江商報記者采訪發現,溫氏股份采用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的養殖模式讓其快速擴大規模的同時,也形成了粗放經營的弊端。本輪豬周期受非洲豬瘟影響較大,溫氏股份防控不力,能繁母豬淘汰率較高,外購仔豬抬高了養殖成本,導致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搶豬苗”的市場形勢下,2020年,溫氏股份商品肉豬銷售954.55萬頭,同比下降48.45%。雞鴨也進入下行周期,價格下跌明顯。

在養殖企業紛紛擴產、豬肉價格下行的背景下,溫氏股份也在大規模擴產,其能抵御周期波動風險嗎?

成本高企業績掉隊

短短一年,溫氏股份被同行甩得老遠。

2019年,溫氏股份經營大豐收。其實現營業收入731.44億元,同比增長27.78%,凈利潤139.67億元、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130.54億元,同比大增252.94%、233.61%。

這一年,A股同行業上市公司中,牧原股份、圣農發展、益生股份(后兩者以養雞為主)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61.14億元、40.93億元、21.76億元,其他的同業公司凈利潤均不到20億元。溫氏股份穩居行業榜首,且是行業第二的兩倍多、行業第三的三倍多。

然而,2020年,溫氏股份的經營業績只能用“異常慚愧”來形容。始于2019年下半年,國內豬肉價格不斷高漲,養豬企業紛紛大賺,凈利潤成倍增長。

當年,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62.77億元,同比增長178.31%,凈利潤274.51億元、扣非凈利潤273.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48.97%、360.24%。正邦科技實現凈利潤57.44億元、扣非凈利潤59.95億元,同比增長248.75%、474.33%。

這一年,溫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49.39億元,較上年僅增加17.95億元,增幅為2.45億元。凈利潤為74.26億元,較上年減少65.41億元,下降幅度高達46.83%。扣非凈利潤為63.81億元,同比降幅達51.11%,已經腰斬。

在A股同行業公司中,除了以家禽養殖為主的公司外,溫氏股份是唯一一家凈利潤大幅下滑的畜牧企業。

從數據看,溫氏股份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已經只相當于牧原股份的零頭,相差約200億元。

不只是2020年,今年一季度,溫氏股份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68.18億元,同比下降3.62%,凈利潤5.44億元、扣非凈利潤5.39億元,同比下降71.28%、72.82%,降幅進一步擴大。而且,從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同比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其中,去年四季度還虧損8.16億元。

同期,牧原股份實現的營業收入為201.52億元、同比增長149.72%,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9.63億元、69.53億元,同比增長68.54%、65.99%,依舊表現為大幅增長。單單在今年一季度,牧原股份與溫氏股份的凈利潤差距就已高達64.19億元。

2020年,溫氏股份的營業收入比牧原股份多186.62億元的情況下,凈利潤反而少200.25億元,反差為何如此之大?主要在于凈利率、凈利率懸殊較大。

2020年,溫氏股份毛利率、凈利率分別為19.61%、9.99%,牧原股份則高達60.68%、53.97%。

今年一季度,牧原股份“以量換價”抵御豬肉價格下跌的周期波動風險。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0倍,凈利潤同比增幅為68.54%,其一季度的毛利率、凈利率下滑至45.88%、39.94%。

溫氏股份的毛利率、凈利率為何遠低于牧原股份?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外購仔豬抬高了成本。其二,生豬出欄數量大幅減少,單位養殖成本增加。

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溫氏股份淘汰了部分能繁母豬、種豬,自繁仔豬大量減少。在“搶豬苗”的行情下,高價外購豬苗使得成本高企。

反觀牧原股份,在全部自繁自養的情況下,還向同行出售部分豬苗。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溫氏股份采取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的養殖模式,在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初期,公司防控效果較差。正因為如此,溫氏股份在一年之間就被大幅超越了。

關鍵詞: 溫氏股份 市值 擴張 債務增加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