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賀光啟靠平價營銷闖出50億生意難持久 欲斷臂止血

時間:2021-08-23 11:47:39    來源:長江商報    

業績下滑凈利潤僅183萬

隨著市場的打開,品牌也很快樹立起來,賀光啟的壓力稍有減輕。

但賀光啟并不滿足于賺點小錢就收手,他趁熱打鐵,擴大規模,開了第二家分店。新店選在人流量密集的購物中心,目標客戶定位于逛商場的年輕人,吸引他們逛累了之后來店里就餐。

2005年開始,呷哺呷哺的擴張明顯加速。隨著規模的擴大,呷哺呷哺吧臺式的經營優勢開始體現:吧臺式就餐布局可以增加店鋪的顧客容量,同樣的店鋪面積比傳統火鍋店增加了30%以上。

2014年12月,呷哺呷哺在港股上市。上市前,公司2011年至2014年的收入分別為9.97億元、15.08億元、18.9億元和22.02元,4年時間增長了1.2倍;凈利潤分別為7566.20萬元、1.05億元、7673.30萬元和8013.80萬元,整體不太穩定。

2014年年末,呷哺呷哺在全國擁有門店452家,因為走價路線,店面擴張速度迅猛。

上市后的四年里,呷哺呷哺進入了爆發期,2015年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由24.25億元增至47.34億元,凈利潤由2.63億元增至4.62億元,幾乎又實現了一個倍增。

到了2019年,呷哺呷哺“變天”了。

呷哺呷哺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60.3億元,同比增長27.4%;凈利潤2.88億元,同比減少37.7%。

這一年8月,趙怡還出任呷哺呷哺行政總裁,賀光啟則退居幕后當起了“甩手掌柜”。

2014年年報中,擔任首席財務官的趙怡,位列呷哺呷哺高級管理層的第一位。她2012年加入公司,主要負責審核、會計、財務管理及資訊科技相關事務。

上任兩個月后,2019年10月,在趙怡的主導下,呷哺呷哺推出主打年輕消費的子品牌“inxiabuxiabu”。當時,趙怡表示,“inxiabuxiabu”是自己主動做的品牌,希望將‘一人一鍋’的小火鍋做到極致。”

然而,“inxiabuxiabu”表現并不優秀,截至目前也僅在上海和北京開出了兩家門店。

而且,呷哺呷哺2020年的整體業績表現并不佳。

2020年,呷哺呷哺營業收入達54.55億元,同比下滑9.5%;凈利潤僅183.7萬元,同比下降99.36%。

同時,截至2020年末,呷哺呷哺共經營1061家呷哺呷哺餐廳及140家湊湊餐廳,共計1201家。

欲依靠關店“止血”

巨大的反差,讓賀光啟做出了調整。

2021年5月21日和6月14日,呷哺呷哺分別發布公告解除趙怡的行政總裁和董事職位,理由為“部分子品牌表現未達董事會預期”。

不過,趙怡通過社交臺發表聲明對公司公告進行了“打臉”,稱自己在呷哺任職9年間,業績下滑時臨危受命,推動上市和業務開拓,所謂“業績不達預期”從何而來?

日,呷哺呷哺發布了上半年盈利預警,公司凈虧損4000萬元至6000萬元之間。

對于虧損原因,呷哺呷哺解釋稱,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約1.2億元,預計全年關閉呷哺呷哺品牌的虧損門店約200家;2021年上半年門店經營部分地區仍然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而無法充分營業。

面對多重頹勢,重掌帥印2個月的呷哺呷哺創始人賀光啟日前首度發聲,稱將關店200家止損,后續還將采取一系列行動挽救品牌,“幾年呷哺呷哺走了不少彎路,包括選址、管理、定位等違背了呷哺呷哺作為大眾消費為主的餐飲品牌的定位,因此決定今年不再拓展門店。”賀光啟表示:“這種斷臂止血的方式,是為了公司的持久經營。”

讓呷哺呷哺飽受詬病的,還有客單價不斷上升。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呷哺呷哺客單價分別為48.4元、53.3元、55.8元,到了2020年人均消費突破60元,達到62.3元。

賀光啟表示,將繼續走大眾消費路線,客單價保持在60元以內。新一代的門店也仍以“單鍋”和“吧臺”為主,以簡單、明亮的風格持續優化就餐體驗。

同時,呷哺呷哺在2019年推出的inxiabuxiabu品牌店也處在持續虧損的狀態,且一直被外界詬病為“定位不明”。賀光啟因此表示,inxiabuxiabu品牌和門店將陸續退出市場。

有機構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我國火鍋市場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目前,除了呷哺呷哺和海底撈以外,賢和莊、巴奴、小龍坎等新晉火鍋品牌也不斷涌入該賽道。

二級市場上,呷哺呷哺股價一路下探,截至8月20日,每股股價達6.05港元,年內已下滑65%。(長江商報記者劉方益)

關鍵詞: 平價營銷 呷哺呷哺 關店止損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