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蕪申運河右岸的定埠港碼頭。記者 羅鑫 張敬波 攝
11月2日,宣城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一次全會精神,推動大會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貢獻宣城力量。
宣城市委書記孔曉宏表示,要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以深化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為抓手,積極作為,實干快干,努力打造發展新高地。
外聯內暢,構建立體通達“交通網”
秋冬之交的蕪申運河上,浮光躍金,往來船舶熙熙攘攘。 10月22日,滿載著60個集裝箱的貨運渡輪緩緩駛出位于蕪申運河右岸的宣城市郎溪縣定埠港碼頭,蘇皖合作示范區安徽定埠港集裝箱航線首發儀式在此舉行。這標志著皖東南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集裝箱航線正式開通。
“定埠港集裝箱航線的開通,填補了我省縣級集裝箱航線的空白,為蘇皖合作示范區和‘一地六縣’合作區內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受到周邊企業的廣泛關注。”安徽省定埠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鵬告訴記者,定埠港規劃建設1000噸級泊位13個,目前已建成8個,已開通至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江蘇太倉港三條主航線,年吞吐能力可達1500萬噸、集裝箱30萬TEU,將進一步建成通江達海“生態綠色皖東南第一港”。
一河再續蘇皖情。蕪申運河的前身胥河,被稱為世界上第一條人工古運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以胥河為界,以橋相連,兩岸橋南定埠村為安徽定埠,橋北定埠村為江蘇定埠,當地人慣稱“南北定埠”。自2019年6月28日開港試運營以來,定埠港已實現吞吐量830萬噸,主要承擔“一地六縣”區域內企業散貨、件雜貨、集裝箱運輸和中轉任務,成為古老胥河上促進蘇皖合作示范區水運再興的閃亮明珠。
2015年由地方政府自主發起,首次提出建設蘇皖合作示范區,2018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成為全國首個以縣為單位、以生態為底色、以共建共享為目標的跨省合作區。合作區包括江蘇省溧陽市,安徽省郎溪縣、廣德市,均屬于“一地六縣”范圍。
宣城市全力推動以蘇皖合作示范區為先導的“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開局破題,深度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外聯內暢的交通格局逐步形成。蕪申運河定埠港建設完成,安徽內河航道順利聯通接入長三角內河航道;廣寧高速、郎溪縣建平大道建成通車;郎溪通用機場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商合杭高鐵郎溪南站、廣德南站建成運行,蕪廣鐵路和宣杭鐵路完成電氣化改造,寧杭高鐵二通道列入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更加便利了示范區東向對接滬蘇浙。
強鏈補鏈,做好支柱產業“大文章”
11月10日,記者走進廣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固德威電源科技(廣德)有限公司的無靜電生產車間,生產線上工人們忙碌有序。 “公司生產為光伏發電做配套的逆變器,相當于光伏發電的心臟。 ”該公司財務經理程光勝告訴記者,“我們全系10余種產品充分滿足戶用、工商業及大型電站等需求,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儲能光伏逆變器已經做到了出貨量全球第一。 ”
固德威電源科技(廣德)有限公司是江蘇固德威集團設在廣德的子公司。在廣德廠區內,記者看到,作為總部未來最大的生產制造基地和工程技術中心,企業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項目完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人員規模達到1500人。 “以商引商,公司2017年落戶廣德,我們看好廣德的優越區位條件和優質營商環境,看好‘廣德速度’! ”程光勝說。
蘇皖合作示范區三地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緊緊圍繞打造省際毗鄰地區合作樣板的共同目標,有力推動了蘇皖合作示范區的高質量推進。2020年示范區規上工業企業數、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達1004家、2413億元、553億元,較2015年分別增長12.9%、19.4%、32.2%。
宣城市全力抓招商引資、抓項目建設,瞄準行業龍頭、頭部企業,持續招大引強、培大育強,不斷補鏈強鏈,打造支柱性主導產業。今年1月至9月,“一地六縣”合作區宣城區域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12個,總投資258.24億元。廣德市重點培育打造電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四個百億”產業集群,建成全國唯一的電子電路產業發展示范基地;郎溪經濟開發區順利進入國家級培育期,圍繞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高端紡織產業,打造東區綠色智能制造產業園,紡織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被列入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
共建共享,描繪綠水青山“幸福景”
26年前,《人民日報》刊登了題為《山這邊,山那邊……》的報道,介紹了位于伍員山兩邊的江蘇省溧陽市洑家村和我省郎溪縣下吳村思想觀念、經濟發展的差異,引發了宣城市乃至全省的思想大討論。 20多年來,不甘落后的下吳村人從來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們主動與“山那邊”對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引進滬蘇浙的客商到下吳村開發生態農業。
自2003年以來,先后有11位江蘇客商到下吳村投資發展白茶、黃金茶,宋超平就是當地招引來的第一位江蘇客商。他告訴記者:“18年前,我從溧陽市到下吳流轉了90畝荒山種植白茶,當地給了我們很多優惠政策。這么多年,陸續有許多江蘇人到下吳來種茶,帶動了當地的白茶產業發展。我們掙了錢,村民也富裕了。 ”
下吳村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0820畝,成為凌笪鎮唯一的一個茶產業專業村。 2016年,下吳村建成白茶產業扶貧基地,吸引江蘇天目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入股合作,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3年的5000元增長到2020年的50余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0000元以上。
蘇皖合作的成功實踐,讓下吳村脫貧摘帽,蝶變為郎溪縣鄉村振興示范村。走進該村羅市村民組,青山作伴,綠水環繞,家家戶戶白墻黛瓦、干凈整潔,一處處展示茶文化和伍子胥文化的小景,讓這里成為網紅打卡地。在村口的宣城市紀錄小康工程展館,墻上懸掛著大幅浮雕《這一站,小康》,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這里的巨大變遷——在敬亭山和郎溪伍員山的背景下,復興號列車穿山而過,帶著解放思想的前進號角,抵達小康站!
宣城市連續4年入選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百強榜,且名次逐年上升,從2017年的第75名上升至2020年的第68名。全市GDP在2015年、2019年先后跨過1000億元和1500億元大關,增至2020年的1607.5億元,提前1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人均GDP從2006年的剛滿1萬元,到2020年已突破6萬元,居全省第6位。 2007年至2020年,全市民生工程共投入各類資金570億元;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4年穩居全省第4位。
·記者手記·
宣城市依托區位、產業與生態優勢,著力做大經濟體量、深化區域協作、擦亮城市名片,推動以蘇皖合作示范區為先導的“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深度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現代產業、改革開放、城鄉融合、生態文明、民生幸福新高地。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失蹤。據統計,丟失護欄50余節,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
門庭若市打一生肖是什么動物?門庭若市的意思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從釋義來看形容非常熱鬧,而12生肖中最喜歡熱鬧的生肖是馬,再加上有成語成
2022-10-28 22:49
蝦仁蒸蛋等于砒霜是真的嗎?蝦仁蒸蛋需要把蝦先煮熟嗎?不小心吃了生蝦仁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網傳蝦皮蒸蛋吃了人會出現上吐下瀉、肌膚瘙癢紅
2022-10-28 22:4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養老服務人才匱乏、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低,一直是困擾養老服務發展的難點、重點和堵點問題,為了
2022-10-28 18: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為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現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煙臺市萊山區出臺了《萊山
2022-10-28 18:4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秦文濟南報道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方便蟠龍路、虎山路周邊居民出行,填補蟠龍路、虎山路等部分路段公交空白,自10月29
2022-10-28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