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政協委員建言獻策 市委書記當場批示

時間:2022-01-11 12:29:46    來源:掌上安慶    

實施“內搭平臺、外聯老鄉”戰略,離不開安慶籍院士的助力;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要積極推進“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

市院合作需要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優化成果評價機制;

……

1月10日上午,6名市政協委員在市政協十六屆一次會議第一次大會上發言,把各界聲音傳遞到大會現場。委員們的諍言良策,引起市委書記張祥安的高度重視,他認真傾聽,不時提筆,當場對6份發言材料作出批示。

聚焦戰略產業 發揮后發優勢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市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質擴量增效,實現良好開局。市政協委員聶建明作了題為《聚焦戰略產業 轉換發展動能》的發言,他建議突破重大戰略項目、深耕細分產業領域、大膽發力未來產業、調整傳統產業結構,打造發展新引擎,發揮后發優勢,助力安慶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對這份發言,張祥安批示:“鏈主性、策源性、替代性是我們謀劃、培育未來產業的方向,請發改、經信、科技、招商等部門認真研究。建明同志為全國安慶商會聯席會輪值主席,可在今年四月初的第一屆宜商大會籌辦中發揮重要作用……”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市院合作是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的重要舉措,就周華斌委員《加強市院合作 提升農業科技水平》的發言,張祥安批示:“加強與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等高校院所的緊密性、實質性合作,是‘兩強一增’的重要抓手,是‘內搭平臺、外聯老鄉’的重要內容,應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銳意創新、著力推進、奮勇爭先。請農業、林業、鄉村振興局研處。”

打好院士牌 助力安慶振興

目前安慶籍院士有31人,這些院士創新成果豐碩,家鄉情懷濃烈,是助力安慶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頂尖人才和寶貴財富。市政協委員吳愛德建議建立院士常態化聯系服務機制,大力營造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全力支持院士回家鄉創新創業,發揮院士“智囊團”作用助力安慶振興。

張祥安在這份題為《打好院士牌 借智興安慶》的發言材料上作出批示:“所提建議甚好,一是可形成一個‘院士政策十條’類的文件;二是逐項抓好落實,努力把院士牌打好……”

去年以來,我市穩步有序推進鎮村規劃編制,但部分鎮村存在規劃編制不夠嚴謹、建設管理不到位、規劃使用不到位等問題。針對戴煌委員《鎮村規劃要編好 更要管好用好》的發言,張祥安作出批示:“這是篇大文章,也是多年來一直想做、一直在做,但沒有做好的文章。請各縣(市、區)今年把這項工作作為硬仗來打,市鄉村振興局、資規局、住建局、組織部做好督導、落實。”

解難點疏堵點 提升群眾幸福感

“要進一步加快建設,讓城市商貿流通的‘毛細血管’更暢通”“構建更便捷、更舒適、更人性化的城市便民生活圈”……潘連宇委員在發言時說。

張祥安在其《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的發言材料上批示:“這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宜城是否宜居、宜人的檢驗標尺。各縣(市、區)和各職能部門要強化使命意識、責任意識,主動作為、傾力作為,在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中多做貢獻!”

近年來,全市建成政協委員工作室173家、界別活動室27家,依托“兩室”搭建基層協商議事陣地。如何在“兩商銜接”實踐中更好地發揮委員主體作用?趙琴秀委員作了題為《參與“宜協商” 服務“微治理”》發言。

張祥安批示:“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兩商銜接’開局良好,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尤其是涉基層社會治理的很多話題、難題值得通過充分協商、高效協商、常態協商、創新協商加以解決,比如紅白喜事的移風易俗等。圍繞熱點、難點、重點,提高‘宜協商’的針對性、參與性、成效性。”

這些精彩的發言凝聚著委員們的集體智慧,體現了委員們心懷大局、情系民生、履職盡責的擔當。張祥安當場逐一批示,具體到分管領導、相關部門,溫暖了人心,鼓舞了斗志。委員們紛紛表示,市委對政協工作高度重視,政協工作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將繼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議政建言廣謀良策,凝聚共識匯聚合力,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慶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全媒體記者 雷琳琳)

關鍵詞: 政協委員 市委書記 建言獻策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