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兩會聚焦】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時間:2022-01-14 10:44:27    來源:安慶新聞網    

回望過去,追綠留印: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取得重要進展,安慶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正式獲批,空氣和水環境質量連續4年居全省前列,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安慶的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優美了。

開啟新程,方向更明: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以更嚴要求保護生態環境。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統籌推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變革,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安慶。”

成績鼓舞人心,目標催人奮進。

連日來,參加市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和市政協十六屆一次會議的代表委員們,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談感受、獻良策、謀發展。大家紛紛表示,要把生態宜城建設融入創新宜城、開放宜城、文化宜城、幸福宜城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以“兩山”理論踐行綠色發展,加快實現生態環境大改善,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家園不懈奮斗。

實施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行動,空氣優良天數比例84%以上;持續強化工業園區污水全收集和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大別山生態屏障更加牢固,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明顯增強……

報告明確提出“以更嚴要求保護生態環境”,這讓市人大代表、太湖縣林業局防火辦副主任陳伯中非常感慨,“過去四年,我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報告里保護生態環境的下一步目標任務和工作安排符合安慶實際,體現了為民情懷,我深切體會到市政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信心和決心。”

陳伯中認為,在大力推進生態屏障建設的同時,要同步做好對生態屏障的長遠性維護工作,切實強化對現有生態資源的保護。比如持續加強宣傳,從源頭上控制破壞環境的各類因素;加強監管,降低突發事件的發生率;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提升生態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等。

“推動產業園區循環化發展,開展工業等重點領域碳達峰行動”“全面實施能耗‘雙控’制度,推動安慶經開區、安慶高新區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報告中關于積極培育節能低碳新模式的任務和目標,讓市政協委員、安慶經開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汪建寧深感責任重大。

汪建寧表示,安慶經開區將推動減碳降污協同增效,著力轉方式調結構,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包括加大對于重點耗能行業及企業節能減排監控力度,充分利用大電廠熱蒸汽,實現圓夢新區集中供熱全覆蓋;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綠色新產業新業態;推進公園綠地、綠道網絡、防護綠地、街旁游園等系統建設等。

“作為一家生產制造型企業,保護環境是我們的應盡之責。”市人大代表、安徽華業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葉見儉說。近年來,該公司堅持“環保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累計投入近兩千萬元實施環保綜合治理,淘汰了一批老舊設備,新上了一批環保處理裝置,持續加強過程管控,環保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碳達峰安慶方案,著力從三方面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從源頭控制減少污染物產生,綜合循環再利用;加大技改力度,緊盯最前沿的技術裝置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環保設施運行監督管理,確保各項設施高效運行,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實現減污降碳綠色高質量發展。”葉見儉表示。

“深入推進長江‘十年禁漁’,推進沿江濕地和華陽河湖群濕地生態修復,加強江豚等生物多樣性保護……”看到報告里的這段話,市政協委員、安慶一中高三年級部主任王華鋒用紅筆做下標記,滿懷欣喜和期盼,“我今年帶來的提案就是關于抓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建議。”

在王華鋒看來,雖然安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還存在短板和不足。因此,他建議,加強和高校及相關科研院所合作,積極申報生物多樣性科研資金項目;在長江和皖河流域干流、重要支流及附屬水體,建立瀕危、珍稀、特有物種人工繁育和救護中心;加強河湖水系生態修復,對具備條件的涉水工程實施生態化改造,科學實施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加大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特有物種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游通道等關鍵棲息地保護力度等。

錨定目標務實干,奮楫揚帆謀新篇。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保護生態環境是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守護好大美安慶的萬水千山。

(全媒體記者 白萍)

關鍵詞: 底色 高質量 兩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