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農資穩價保供助春耕

時間:2022-03-23 06:18:27    來源:安徽日報    

價格居高產供增壓力

金田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是六安市一家中等規模的肥料生產企業,年產復合肥、有機肥2萬余噸。

3月14日,記者在這家公司的倉庫里看到一堆堆磷銨、鉀肥等生產原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讓公司總經理田軍頗為頭疼。 “原材料價格每天都在變動,只漲不跌,給企業生產帶來不小的壓力。 ”田軍告訴記者,原料價格飛漲使產品價格不得不提高,與去年相比,鉀肥、尿素、磷銨等主要化肥價格均有較大幅度增長。目前,公司主打的一款復合肥出廠價每噸在2900多元,而去年同期每噸只有2600元左右。

面臨壓力的不僅僅是肥料生產企業。在安徽喜多收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年初還滿滿當當的種子儲備倉庫已經空了七八成,公司生產的160萬公斤種子已銷售大半,但總經理胡宗兵并不開心。令他頭疼的是今春的育種價格,屆時價格可能會上漲。“種子市場價格波動不大,目前我們公司的產品價格每公斤從25元到40元不等。 ”胡宗兵告訴記者,公司的育種基地多在海南、廣東等地,隨著肥料等農資價格一路上揚,育種基地的報價也會水漲船高。去年育種成本每公斤20元,根據今年的報價,成本要提升到每公斤24元,這將進一步壓縮種業企業的利潤。

盡管農資價格居高不下,但各地都采取一系列穩價保供措施,目前各地春耕生產情況基本穩定。據了解,六安市目前在地小麥面積242萬畝、油菜面積69.7萬畝,計劃春播面積約500萬畝,其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2.9萬畝。全市已累計儲備各類種子9000余噸、農藥800余噸、化肥83000余噸。

產銷銜接助農降成本

3月6日,在六安市金安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小操場上,人坐得滿滿當當,該區200余戶糧食生產經營主體負責人齊聚于此,只因該區農業主管部門邀請省內外6家肥料生產企業在這里舉辦農資農企對接活動。

“金安區今年計劃糧食種植面積達100萬畝,需要化肥2.5萬噸、良種1800噸、農藥280噸。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隨之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也影響了種植大戶的生產意愿。”金安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左緒金告訴記者。

為保障農民利益,金安區農業農村局“聯上游、沉終端”,派出多名工作人員對農資市場行情和庫存情況進行摸底,并主動與市內外廠家銜接。這次與6家全國品牌農資生產廠家進行談判,達成了低于市場價格的購銷協議,現場簽訂購銷6000噸化肥的協議,以出廠價格直接發貨給種植大戶和農戶,每噸優惠近300元。

“我們合作社流轉了3000畝土地,需要70多噸化肥。去年底開始,肥料價格一漲再漲,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 ”金安區中旺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涂銳鋒告訴記者,通過政府牽線搭橋,種植大戶能夠以相對優惠的價格購買到有質量保證的肥料,還能送貨上門,這無異于雪中送炭。在這天的農企對接會上,涂銳鋒一口氣訂購了70噸化肥。

為應對價格挑戰,除由政府出面爭取優惠價格外,六安市農業農村局還積極引導農戶改變種植習慣、提高種植技術。“去年以來,我們按照化肥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的要求,以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綠色增效為目標,以提高化肥利用率、配方肥到田率、有機肥資源利用率為重點,引導農民不斷提升科學施肥水平。”六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陳良松說。

通過推廣緩釋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生物有機肥料等新產品及水稻側深施肥、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為突破,全市目前已初步實現化肥減量增效。該市裕安區、舒城縣作為2021年中央財政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區,各有10萬畝耕地在推廣“固體糞便堆肥還田模式”“異位發酵床(槽)處理還田模式”等糞肥還田利用技術,開展糞肥就地消納、就近還田補獎試點。“使用有機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可以節約30%左右的化肥使用量。在眼下化肥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農民節約用肥、降低生產成本。 ”陳良松說。

農資打假保質量安全

春耕時節是農民最忙碌的季節,也是農業行政執法最忙碌的時候。日前,記者在六安市葉集區看到,每天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幾乎全員出動,前往轄區內農資銷售網點檢查農資質量。

“隨著農資價格上漲,有的地方出現了農資下鄉的‘忽悠團’,低價銷售不合格農資產品。有的農戶圖便宜購買這些不合格農資,將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 ”葉集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彭德志告訴記者,不合格農資產品的成分與標識有明顯差別,甚至缺少一種、兩種元素,長期多次使用這種產品,會對土地造成損傷,影響糧食產量和品質。但一些不法商家兜售不合格農資,通常沒有固定的銷售網點,他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給打假執法帶來了困難。

“為保障春季農業生產順利進行,我區圍繞 ‘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從2月11日開始,我們對全區60余家農資經營門店逐戶進行檢查,同時加大了對農資下鄉‘忽悠團’、上門推銷式無證經營等不規范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堅決杜絕禁用農藥的生產、銷售、使用,嚴格落實限用農藥定點經營和農藥購買實名制度。截至目前,我們已檢查農資經營主體50余家,從肥料經營門店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累計抽樣檢測混合肥料樣品9個。 ”彭德志說。

從嚴從快打假,保障農資質量,助力春耕生產。今年2月,六安市就下發了《2022年全市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采取巡查檢查、監督抽查、飛行檢查、暗查暗訪等方式,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品種,全面排查問題隱患,確保農資質量安全,保障季農業生產需求。截至3月11日,該市農業農村局開展了春季農資打假督查5次,檢查經營門店47家;開展暗查暗訪9次,檢查經營門店52家,發現涉嫌違法線索3個,均已交給縣區查辦。全市累計開展執法檢查114次,檢查經營企業門店359家。(記者 袁野)

關鍵詞: 穩價保供助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