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春運故事|進站前吃碗搟面皮 老陜說兒女在哪 家就在哪

時間:2023-01-08 20:29:58    來源:華商網    


(資料圖片)

1月8日下午3時許,西安火車站南廣場的石墩上坐著不少候車的人。大家拉著行李箱,或低頭玩手機,或三三兩兩交談著。

一位師傅引起了華商報記者的注意,他端著一碗打包的搟面皮,鼓著腮幫,用一次性筷子大快朵頤著,時不時還和旁邊的一名男性交談。

記者走近后,得知兩人是父子。梁先生今年38歲了,吃著搟面皮的是他68歲的父親。1月8日,兩人從寶雞市蔡家坡火車站出發,在西安火車站中轉,下一站是上海。

梁先生介紹,他們老家是寶雞的。前不久剛從上海回寶雞,主要是為了大伯的喪事。結束后,就又帶著父親去上海了。

“我在上海工作后,之后在當地安家。2011年妻子懷孕,母親先過去的上海。隨后第2年,把父親也接過來了。”梁先生說。馬上要進站了,父親梁師傅還想吃一碗陜西風味。“剛到上海時,吃不慣當地的飯。頓頓米飯,咱這面食、搟面皮的胃接受不了。10來年過去,也慢慢習慣了。”

春節將至,梁先生帶著父親乘坐火車去到上海。對于梁師傅來說,“肯定會想念家鄉,但老伴、兒女、孫兒如今都在上海,有兒女的地方就是家。”

華商報記者 常彭朵

關鍵詞: 三三兩兩 接受不了 陜西風味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