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環球速遞!陜西甘泉:冬季大棚內“紅果”滿園 反季蔬菜促增收

時間:2023-01-11 14:27: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農民正在采摘西紅柿?!“昨v 攝

中新網西安1月11日電 題:陜西甘泉:冬季大棚內“紅果”滿園 反季蔬菜促增收


(相關資料圖)

作者 白騰 李一璠

春節將至,陜西省延安市甘泉縣道鎮蘭家川村的日光溫室大棚里,一個個碩大的西紅柿“垂”在枝頭,大棚里“種”出了農民致富增收的新希望。陜北的室外目前已是“寒氣襲人”,但在甘泉縣道鎮蘭家川村的蔬菜大棚內卻暖意融融、生機盎然,以往農民的“冬閑”正被“冬忙”替代。

“我現在種兩個日光溫室大棚,種的都是西紅柿,現在頭茬上市,價格兩元六毛,現在實行的是科學合理安排茬口,等到過年西紅柿價格到了四塊多的時候,也到了咱的豐果期,那時候一天能產五六百斤,像我兩個棚,預計產量能達到2.6萬斤,收入預計能達7萬元?!备嗜h道鎮蘭家川村種植戶王發平說道。

圖為農民正在忙碌。 白騰 攝

王發平說,2014年,因自己突發腦梗、兒子殘疾沒有勞動力而致貧。2017年,村里升級大棚,大力發展蔬菜產業,病情好轉的王發平敢想敢干,又發展了兩棚日光溫室大棚。2018年,他就因為種植西紅柿脫了“貧困帽”,小小的西紅柿托起了他的致富夢。

“我這大棚里的放風機、自動軌道車、卷簾機都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大大減輕了我的勞動強度。”甘泉縣道鎮蘭家川村種植戶王文華說道,目前,他種植的西紅柿品種為甜鑫2號,產量達到了4.5萬斤,因該品種西紅柿耐儲運、果形好、顏色好、味道好,一經上市,供不應求,收入也較可觀。

談及如今自家大棚產業的發展,王文華滿臉笑容,言語間充滿自信,他還向記者展示了自動軌道車的工作流程,只見他手指在遙控器上輕輕一按,自動軌道車便在大棚里跑動起來,大大減少了種植戶在棚內運輸的辛勞。

近年來,延安市甘泉縣道鎮蘭家川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大力發展西紅柿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該村西紅柿種植戶有16戶45棚,年產可達500噸,僅這項產業,收入可達200萬元。農民的“菜籃子”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大棚的“金鑰匙”打開百姓的“致富門”。

甘泉縣道鎮蘭家川村第一書記馬鋒表示,下一步,該村將繼續鞏固和發展現有蔬菜產業,發動更多的農戶投入到蔬菜生產,讓西紅柿變成更多民眾的致富果,同時,計劃實施設施蔬菜園區提質增效項目,進一步提升新技術普及率,優化蔬菜品種和產業結構,發揮品牌效應,增加農戶收益,助力鄉村振興。(完)

關鍵詞: 日光溫室 自動軌道 反季蔬菜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