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環球精選!用愛照亮生活——記商洛市第八屆道德模范周小莉

時間:2023-01-20 09:17:57    來源:商洛日報    

周小莉,一個樸實的農村姑娘,是柞水縣小嶺鎮李砭村幼兒園的一名教師。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卻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與堅韌,而這與她過去的種種遭遇密不可分。

2014年,周小莉的父親因突發性心臟病去世。2015年,28歲的哥哥又因意外事故離開,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讓周小莉的母親悲痛欲絕,病倒在床。母親的病情反反復復,有時獨自一人看著丈夫、兒子的照片痛哭流涕。


(資料圖)

那時,周小莉大學畢業不久,面對家庭的變故和傷心的母親,她明白自己必須承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于是,她放棄了去外面闖蕩的念頭,留在家里一邊備考,一邊照顧母親。

“小時候日子艱難,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我們,現在我長大了,照顧母親就是我的職責。”周小莉說。她從零開始學各種生活技能,變著花樣給母親做各種她喜歡吃的飯菜,每天堅持給母親按摩、泡腳,陪她嘮嗑,只希望母親早日從苦痛中走了出來。

周小莉說:“母親的精神狀態一直不是很好,身體情況也不樂觀,常年吃藥,一到冬天就不停地咳嗽。”她一邊操持家務,一邊東奔西走為母親治病,只要聽說有醫生能看好母親的病,她就想方設法帶母親去看。周小莉對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讓鄰里都對這個年輕的女孩子豎起大拇指。

2016年,周小莉考上了特崗教師,分配工作的時候,她特意申請了離家比較近的李砭村幼兒園。每天上班前,準備好早飯,中午休息時,跑步回家看看母親的情況,順帶做一些家務,傍晚下班后,她就匆匆趕回家,買菜、做飯、陪著母親說說話,講一些今天自己在工作中的趣事。日子像流水一樣緩緩經過,一晃便是7年,照護母親已經成為周小莉的生活習慣。

功夫不負有心人。母親身體漸漸好轉,周小莉臉上露出了笑容,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然而,生活的重擔和肩上的責任并沒有因此減輕,丈夫和公公常年外出打工,年邁的婆婆患病在身,丈夫的殘疾哥哥以及單親侄女都需要她來照顧。

為了方便照顧一大家子,周小莉把婆婆、哥哥以及年幼的侄女都接到了娘家共同生活。做飯、洗衣、服侍兩位老人吃飯喝藥,周小莉每天就像陀螺一樣不得停歇。有一次婆婆的腰扭傷了,下不了床,當時正值夏天,為了防止生褥瘡,除了給婆婆多擦洗外,周小莉每天還要勤著幫婆婆翻身,身材嬌小的她每次都會出一身的汗。“只要老人身體能好起來,我吃些苦受些罪都沒啥。”周小莉說。

安頓好家里后,周小莉才有時間去備課,備完課再去收拾家里衛生。那段時間,周小莉的頭只要挨著枕頭就能立馬睡著。為了讓哥哥能在陌生的家習慣生活,除了生活上的照顧,周小莉經常帶著他和村里同齡的人聊天,每次看到哥哥樂呵呵的樣子,她的心里就暖暖的。對待侄女,周小莉更是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即使后來自己有了孩子,也沒有減少在侄女身上傾注的心血。

生活中周小莉不僅是女兒、是兒媳,還是媽媽、是妹妹、是小娘。“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沒有干過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盡己所能照顧好這一大家子的人,雖然辛苦,但看到家人臉上的笑容,就感覺一切都值得。”周小莉臉上露出熱情又靦腆的微笑。

目不交睫以相守,衣不解帶以守望,“知孝”“行孝”“弘孝”,不離不棄,休休有容,金聲玉振,像一盞不滅的燈火,釋放溫情,溫暖世間。周小莉用孝心愛心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續寫了“厚德陜西·善行商洛”社會和諧的文明華章。周小莉說,自己會繼續踐行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贍養老人安享晚年,盡心盡力照顧哥哥,撫育兒子和侄女快樂成長,用真心待人,以真情愛人,讓孝老愛親的燈長明,去照亮更多的家庭,溫暖更多的人。

記者:黨率航 王江波

編? ? ???輯:孫常飛? ? ?責任編輯:侯? ?彬

審? ? ? ?核:楊???森? ? ??簽? ? ??發:張力宏

關鍵詞: 傳統美德 有時間去 含辛茹苦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