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博物館里的別樣年味兒

時間:2023-01-21 12:33:54    來源:西安日報    

近年來,伴隨著博物館“大學校”不斷融入百姓生活,“博物館里過大年”成了古都西安、三秦大地春節期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兔年新春來臨之際,記者獲悉,我省多個博物館紛紛推出富有中國傳統年味的特色展覽,讓文博愛好者們在博物館也能充分感受到過年的氣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個展覽體現喜慶祥瑞“兔”文化

即將到來的兔年中,萌動可愛的“小兔子”成為不少本土博物館新春特展的“主角”。

記者昨日在西安博物院看到,為迎接農歷癸卯兔年,這里高高掛起火紅的燈籠,展覽推陳出新也已布展完畢。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在小雁塔南側東西長廊開展的“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此次展覽通過圖片、影像等方式,呈現數百幀兔題材的文物藝術品映像。市民游客可在展覽中,看到文物中的“自然生態兔”“歷史文化兔”“民俗文化兔”……感受中國人圍繞“兔”的世代創造、日積月累,形成的絢爛多姿的文化寓意。

陜西歷史博物館,一場熱鬧的“玉兔迎春”兔年數字展覽也已在線上平臺開啟。陜西數字博物館精選陜西地區博物館收藏的兔形文物,以“玉兔迎春”為主題推出兔年數字展覽,通過兔子形象的文物展現其背后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兔文化”內容。

此外,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飾博物館于1月20日起開啟了“兔納吉祥——中國傳統織繡兔紋樣藝術展”,展現“兔文化”在多彩服飾中的精致體現。?

文化特展展現中國年俗

熱鬧的春節,喜慶的年意。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聯合甘肅省博物館、酒泉市肅州區博物館、高臺縣博物館共同策劃的“‘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現代攝影作品展”正式開幕,該展覽通過“孜孜不‘卷’”“又見炊煙”“馬踏春風”三個主題,展現自古以來國人平凡樸實而細膩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為廣大游客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圍繞春節主題,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以年俗氛圍推出兩個弘揚中華傳統佳節主旋律的線上展覽:“癸卯新春·瑞兔送福——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兔年兔文化展”“追回我們的年味——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迎春民俗風情展”。

為市民游客送上璀璨耀目的“文化年貨”,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策劃推出全新升級的“金玉滿堂”特展,已經于1月19日正式亮相。本次展覽精選了二十多件(組)館藏大明萬歷金器和十余件當代翡翠雕刻藝術家胡焱榮先生的當代藝術品,集結了館藏明萬歷金器中最為精華的代表性器物。曲江藝術博物館新入藏的“花絲鑲玉嵌寶盤龍蒜頭金瓶”“花絲嵌寶鏤空六角金瓶”也在本次展覽中首次與公眾見面。?

公教活動豐富多彩 “玩”轉文博兔年

除了靜態展覽,記者從采訪中了解到,今年大量博物館也同步推出了多姿多彩的新春公教活動,讓靜態的文物“活起來”,讓滿滿的年味呼之欲出。如西安博物院樂知學堂從1月22日至1月27日,針對孩子們推出“新桃換舊符”“‘福兔’帶你觀浮屠”“Lucky小兔大闖關”“唐朝Fashion Show”等趣味互動主題活動。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則在春節期間,帶來“千年古韻非遺雕花——剪紙技藝體驗活動”“漢服漢禮體驗活動”“前兔有亮——兔子燈手作體驗活動”等。

為豐富青少年在春節期間的紅色文化教育體驗,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在春節期間開啟“我要去延安”互動體驗教育活動,以及“紅色電波”互動體驗教育活動。

除了線下熱鬧非凡的活動,線上多彩的文博公教活動也不少。陜西歷史博物館春節期間將開啟“解謎大唐遺寶”數字展覽,為廣大文物愛好者奉獻一段旨在探索何家村窖藏之謎的神奇旅程,讓市民游客足不出戶也能過個文化年。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歡

圖: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明

編輯:芝伊

審核:天乙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西安報業·西安日報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摘編

關鍵詞: 大唐西市 教育活動 中國傳統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