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當前觀察:榆林穩坐中西部非省會之首:神木占比超三成,單獨可排陜西第六!

時間:2023-01-26 22:22:33    來源:長安范兒    

榆林GDP大漲千億


(資料圖片)

突破6500億大關

2022年榆林經濟再次爆發,這座能源新都的表現沒有令大家失望,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543.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6%,名義增速更是高達驚人的20.4%。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2.25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4673.49億元,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第三產業增加值1557.91億元,增長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3%。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55元,增長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6元,增長7%。

從全省位次看,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一產增加值增速、糧食產量及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三產增加值增速、兩個收入增速等指標均位居全省前列。

神木占比超三成

單獨可排陜西第六

神木GDP總量繼續位居榆林全市之首 ,在全國縣級單位中排名前列。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神木全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31.47億元,占榆林市總量的34.1%,占陜西省總量的6.8%,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4.0%,名義增速達到21.1%,總量正式突破2000億元大關。

若把神木單獨拎出可排在陜西第六,超越渭南、漢中、安康、商洛、銅川五個地級市。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8.02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841.77億元,增長3.1%;第三產業增加值361.68億元,增長6.7%。三次產業結構為1.25:82.54:16.21。

截止發稿前已公布縣區數據

此外,另一個表現強勢的是榆陽區,已經連續多年高速增長,GDP總量已經達到1673.51億元,增速更是高居全市之首,對西安幾個強區產生極大的壓力。

已公布的其余縣區方面,除靖邊縣名義增速15.8%外,均超過20%。

榆林已穩坐“中西部非省會第一城”

培育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煤炭價格上漲之下,“煤都”再度崛起,也帶來區域格局變化。

憑借此等經濟實績,榆林也在“中西部非省會第一城”的競爭中拔得頭籌。

事實上,2021年榆林經濟總量就開始“突飛猛進”。當年,榆林以近8%的經濟增速、5435.18億元的經濟總量,反超襄陽和宜昌,同時與洛陽的差距縮小至不到12億元,GDP排名也上升11位,進入全國50強,排名第46位。僅僅半年后,榆林再次打破競爭格局,于2022年上半年成功上位,正式晉升“中西部非省會第一城”。

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榆林經濟之所以能夠逆勢爆發,關鍵在于強悍的能源工業。

塞北重鎮榆林,煤、氣、油、鹽等礦產資源富集。據榆林市官方介紹,榆林已發現8大類48種礦產,潛在價值超過46萬億元人民幣,開發潛力巨大。煤炭預測儲量2800億噸,探明儲量1490億噸,占到全國1/5,占陜西全省86.2%,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氣預測儲量6萬億立方米,是迄今中國陸上探明最大整裝氣田的核心組成部分。石油預測儲量10億噸,是陜甘寧油氣田的核心組成部分。

據國家資源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煤炭儲量大,地質條件相對最好的區域,集中在鄂爾多斯盆地一帶,榆林、鄂爾多斯正是這一區域產煤城市的代表。不論從煤炭儲量還是開采難度看,這類城市短期內完全無需為資源枯竭擔憂,其現有的煤炭資源可以持續供給很多年。

憑借此等資源稟賦,榆林的經濟結構可以簡言概括為“經濟看工業,工業看能源,能源看煤炭”

同時,為落實能耗“雙控”政策,榆林許多“兩高一資”項目退出年度市級重點項目計劃,從而使得施工項目減少、新進項目不足,造成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形勢急轉直下。例如2021年,榆林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年下降13.5%,其中工業投資下降6.7%。

因此,不論資源本身是否夠用,轉型與升級問題,都擺在各“煤都”面前。最近幾年煤炭價格較高,對“煤都”們而言,是非常好的轉型窗口期,要抓緊利用。

榆林盡管人均GDP較高,但要想更多惠及百姓,全面提升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產業升級已經“箭在弦上”。

為推動產業轉型,榆林一方面在推動煤炭產業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另一方面謀求加大培育新增企業,為全市工業經濟注入新鮮活力。

2018年,榆林市決定建設科創新城,同年成立科創新城建設籌備領導小組。2020年,科創新城建設全面啟動。

榆林科創新城總規劃面積69平方公里。按照榆林的規劃,要引進和培養科研人才、聚集科研院所,建設能源創新的新城。

坐穩中西部非省會之首,也是榆林城市發展史具有里程碑的時刻。作為省域內經濟總量第二大城市,成為正在培育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讓我們期待,陜西第二個萬億之城!

2022年陜西各市GDP排名簡析

陜西省下轄10個地級市,總面積20.56萬平方公里,排名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第11。2022年,陜西省GDP為32772.68億元,排名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第14。按可比價計算,增速為4.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

注:咸陽數據不含楊凌示范區

① 西安GDP為11486.51億元,連續三年GDP超過萬億。西安GDP占陜西全省GDP的三成多,一城獨大。

② 榆林GDP總量排名陜西省各市第二名,領先第三名咸陽3700多億元,陜西第二城的地位不可撼動;榆林增量超過1000億元,居陜西省各市第一。3000億元至6000億元之間沒有任何地級市,呈現斷檔狀態。

咸陽、寶雞、渭南、延安處于2000至3000億元之間,延安以31億元的微弱優勢反超渭南,排名第五。漢中和安康GDP介于10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處于第四梯隊。商洛和銅川GDP少于1000億元,處于第五梯隊。陜西省各地市經濟發展極其不平衡。

③ 陜西省各市GDP名義增速差異很大,介于4.9%至20.4%之間。榆林市名義增速最高,為20.4%,這個數值在全國范圍可能也是最高的;銅川名義增速為15.1%,排名陜西省第二。因為榆林和銅川都是資源型城市,過去一年油氣、煤炭等資源價格上漲對GDP數值的增長有很大貢獻。

④ 陜西省各市GDP實際增速較均衡,介于2.0%至5.6%之間,平均值4.0%;最低的安康為2.0%,最高的榆林為5.6%。

⑤ 在陜西各市人均GDP排名中,榆林排名首位,遠超其他城市,商洛排名末位。

⑥ 在陜西各市經濟密度排名中,西安排名首位,遙遙領先其他城市,商洛排名末位。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關注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讀懂中國!

- END -

長安范兒

有態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兒的生活服務型平臺

與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

關鍵詞: 預測儲量 經濟總量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