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文苑丨“塑質生活”

時間:2023-01-28 14:24:34    來源:渭南日報社    

合陽縣城關中學七年級(4)班學生 孫俊逸


【資料圖】

不知何故,家鄉已是“塑料制‘城’”,而造成“塑質生活”的尷尬處境源于人們遠離了“素質”。

“五彩”生活

校園小賣部旁,作為值周組長的我已焦頭爛額,將揮動與比自己還高的掃帚帶領同學們投入一場“彩色”戰爭中。

“紫米面包”“衛龍辣條”“炫邁口香糖”……五顏六色的包裝袋顯擺著小賣部里的小食品種類齊全,又仿佛挑釁著我手中的掃帚。一陣乾坤大挪移,眼看著塑料袋們已經相聚一團,可天公不作美,大風又刮散了團圓的塑料袋,還吹來了一群塑料消費者。也許是塑料袋不愿束縛,掙扎著逃出他們的手掌,又或是他們的手臂有自動規避垃圾箱的超能力,垃圾袋有增無減。望著一張張興奮地咀嚼著的面孔,好生無奈。

內心的憤怒壓抑著,只有使勁揮舞掃帚來驅散。聽著聒噪地說笑聲,看著“五彩”的塑料袋給大地鋪的地毯,心里很不舒服。

“有聲”生活

“滋滋滋……嘩嘩嘩……”我總算知道,那是跑起來時方便面袋與口袋摩擦的聲音,是為了將方便面弄碎搓袋子的聲音。

從家到學校,需要練就兩眼同時掃視前方與地面的能力,否則,你會用腳踏出“吱吱”的聲響,再加上你大嗓門喊聲“啊呀”。一場由犯罪嫌疑人“塑料袋”而導致的時間爭奪戰就此展開。果斷刪除步行選項,改騎自行車,卻免不了輪胎與塑料袋的甜蜜戀愛:塑料袋遠接近送,輪胎熱烈擁抱。

塑料的聲響隨時可以聽見,感覺它更像生活霸氣的新主人。

“塑質”生活

生活在地球上,孩子手里的食品袋,大人購物的塑料袋,為了方便而使用的各種塑料制品,我們都塞給了地球媽媽。踏在腳下的不再是生我養我的土地,而是我生我造的塑料垃圾。

手里握塑料,腳下踏塑料,頭頂飄塑料,空中飛塑料。不覺醒的人們啊,活在了塑料里。

塑料的危害,有點常識的人都爛熟于心,什么“影響農業發展”“對動物生存造成威脅”“破壞免疫力”“致癌”……可人類在用嘴描繪著塑料的猙獰面目,強調著環保的重要,卻行進在污染的路上,不就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愿每個人心里記環保,自覺地遠離“塑質生活”。

點評:環保類文章,最忌諱的是口號式語言卻無實在內容,而孫俊逸同學剛好以形象的語言豐富的內容避開了這點。所選素材來自身邊,故感情充沛,擲地有聲。 指導老師:張亞凌

關鍵詞: 犯罪嫌疑人 焦頭爛額 擲地有聲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