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世界速看:總投資2218億元!西安136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附部分重大項目詳情)

時間:2023-01-29 06:38:24    來源:龍眼影像    

1月28日,暖陽高照,微風和煦,建設者們精神抖擻重返工作崗位,迅速掀起新一年項目建設熱潮。西安市一季度136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218億元,年計劃投資624.5億元,涵蓋了創新驅動、先進制造業5、傳統產業升級、現代服務業、社會事業和文化旅游、新型城鎮化推進、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和生態環保8大領域。


(相關資料圖)

西安市2023年重點建設項目安排和確定上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重點圍繞創新驅動、產業發展、“兩新一重”、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和民生保障等領域進行研究謀劃,項目數量、總投資、年度投資分別較上年增加221個、5045.96億元、64.49億元,有效推動形成“謀劃儲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項目梯次發展格局,以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在28日當天集中開工的136個重點項目中,創新驅動兩鏈融合發展工程8個,總投資439.78億元,年度投資111.88億元,包括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兩鏈融合數創促進中心等項目。

先進制造業發展工程52個,總投資915.3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75.49億元,包括隆基中央研究院總部、絲路軌道交通產業園等項目。

傳統產業升級工程5個,總投資64.3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1.64億元,包括國網調度通信基地、100萬套汽車玻璃及功能玻璃加工項目等。

現代服務業發展工程15個,總投資305.5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0.28億元,包括陜煤金融中心、高新天境研發辦公商務綜合體等項目。

社會事業和文化旅游發展工程33個,總投資281.9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4.49億元,包括未央區中醫醫院建設工程、涇河新城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等項目。

新型城鎮化推進工程4個,總投資78.8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3.15億元,包括國際港務區城棚改工程、臨潼區老城區有機更新等項目。

重大基礎設施推進工程18個,總投資129.6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5.36億元,包括灞河左岸老舊管網改造及基礎設施建設、西安水務調度中心等項目。

生態環境改善工程1個,為澇渭生態驛站建設及澇河兩岸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2.21億元,2023年當年完成提升治理。

參加此次集中開工活動的項目產業占比高,136個開工項目中,創新驅動、先進制造業和傳統產業升級項目65個,達到開工總數的47.8%,總投資1419.5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9.01億元,占比均超過總量的一半以上(64.01%、65.49%)。

參加此次集中開工活動的項目質量好,136個項目中,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66個,總投資30億元以上的項目16個,其中作為全省集中開工活動主會場的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總投資13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將達到80億元。

參加此次集中開工活動的項目效益優,這一批新開工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50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超過11萬人,將為我市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為譜寫西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展現更多擔當,貢獻更大力量。

附:部分重大項目詳情

未央區中醫醫院

計劃2025年建成投用

1月28日,未央區中醫醫院建設工程項目正式開工。開工現場一片忙碌。

未央區中醫醫院建設工程項目位于經開區尚新路北側第二條規劃路與尚賢路東側第二條規劃路交會處東南角。項目總投資13.78億元,年度投資5億元,建設年限為2023年-2025年。

按規劃,醫院占地53.52畝,總建筑面積10.55萬平方米,將設床位665張。建設內容包括地上6.7萬平方米,地下3.85萬平方米,以及相關醫療設備的采購、安裝。其中,門(急)診樓地上5層、地下2層,醫技樓地上4層、地下2層,住院部樓地上17層、地下2層,感染樓地上4層、地下2層,實驗樓地上2層、地下2層,科研培訓綜合樓(地上6層、地下2層)等。

據悉,2025年項目建成,將帶動就業200人。在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的同時,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方面、多層次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有助于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福祉,努力開創中醫藥事業發展新局面。

絲路軌道交通產業園項目

打造軌道交通裝備全產業鏈

絲路軌道交通產業園項目總投資額60億元,建設年限為2023年—2025年。項目位于西安經開區涇渭新城渭環東路與高永路十字東南角。

記者了解到,項目一期占地面積約240畝,建筑面積約10.26萬平方米,建設13棟單層廠房、1棟綜合辦公樓及遷車臺、存車區等配套設施,打造包括軌道交通整車裝配及維修、齒輪箱、車體車門、轉向架、制動閘瓦等修造一體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二期建設軌道交通零部件產業園。

項目將充分吸引整合軌道交通裝備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機電系統配套企業聚集落戶,共同打造軌道交通裝備全產業鏈,全面提升陜西省、西安市軌道交通產業在國內的競爭力。項目一期建成后,預計畝均產值1250萬元,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畝均產值4167萬元。

兩鏈融合數創促進中心

打造全年無休開放型數字產業園區

兩鏈融合數創促進中心位于西咸新區能源二路以北、能源三路以南、灃涇大道以東、尚航七路以西,總投資14.38億元,由西咸新區數字科創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其中地上8.4萬平方米,地下3.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產業辦公類寫字樓及公交首末站,計劃2025年建成。

該項目通過“多元共生、多層多鏈”的設計手法,力圖打造一個門檻適度、科技時尚、功能高度復合的“24+7”全年無休開放型數字產業園區,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引領西咸新區數字經濟發展,加強與西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的合作關系,做好產業外溢引流和產業鏈補鏈強鏈的關鍵一環。

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

助力我市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

搶抓汽車產業變革發展機遇,持續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比亞迪在推動西安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開工的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總投資130億元,年投資80億元,建設年限為2023年—2025年。

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效果圖

據了解,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二期項目位于西安高新區(草堂、集賢),在現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線基礎上,通過購置設備和優化工藝,對汽車小件焊接線、天窗、車燈、底盤件、內飾件及汽車空調、線束等汽車電子零部件生產線進行技改、擴產。草堂項目將于今年9月投產。項目建成后,將新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能40萬套/年,預計年產值900億元,畝均產值2639萬元,帶動就業約1.3萬人。

“比亞迪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省市區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項目推進方面,省市區分別成立專班,主要領導多次到項目現場調研,協調推進我們系列項目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優良的營商環境,盡心的服務保障,專業的服務機制,保障了比亞迪系列項目加快建設,按期建成。”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比亞迪憑借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等顛覆性技術,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迎來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對于西安基地來說,新項目竣工投產后,將會進一步助力西安市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之都”,助推高新區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為區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高新天境將打造

城市天際超高層地標

在西安高新區,總投資8.5億元的高新天境研發辦公商務綜合體項目備受關注。項目主要建設辦公、商業金融及配套公建,打造集商務辦公、商業于一體的綜合體。

高新天境研發辦公商務綜合體項目效果圖

筆者了解到,高新天境研發辦公商務綜合體項目位于科技六路以北、魚化三路以西,占地面積約16.2畝,總建筑面積約6.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4.7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新天境研發辦公商務綜合體項目將打造城市天際超高層地標,建筑包括高層、超高層等,構建高低錯落的空間布局形態。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將打造4種不同的景觀空間,包括海之眼:入口景觀——逐光而入;海之谷:中庭景觀——(休閑水景、戶外座椅、水景幕墻、旋轉樓梯)望林疊水;浪之巢:藝術鳥籠休閑卡座景觀——閑適悠然;海之階:風雨連廊、草坡景觀——園意無盡。在配套設計方面,項目具備休閑會客、休閑健身等功能,人們可在休閑商務空間放松身心,開展室外辦公與洽談。項目計劃2026年建成,建成后將有助于進一步帶動周邊區域快速發展,有力提升城市形象。

國網調度通信基地項目

提升總部經濟承載力

國網調度通信基地項目總投資額16.3億元,建設年限為2023年—2025年。項目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占地面積約113畝,建設內容涵蓋電網調度監控、信息通信、應急指揮、運營監測、電力交易等業務的生產管理及配套用房等。

據悉,項目計劃今年3月底開工,建成運營后,對加速區域電力系統智能升級、引進高層次人才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將加速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中央商務區建設,推動港產港貿港城聯動發展,賦能城市建設,提升總部經濟承載力和內生動力,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項目建成后,預計畝均稅收177萬元,帶動就業約1500人。

來源:西安發布

關鍵詞: 萬平方米 年度計劃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