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榆林市)被公布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焦點簡訊

時間:2023-02-02 06:36:44    來源:二三里資訊    

1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公布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的公告》,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陜西榆林市)通過驗收,被正式公布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范圍是陜西榆林市和延安市的25個縣市區,是目前全國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之一。

據悉,2012年4月,原文化部正式批準在榆林、延安設立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7年6月,《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通過文化部批復實施。

榆林憑借什么成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資料圖】

榆林10年投入42.3億元

為生態區建設提供保障

2022年初,榆林市制定15條加強生態區建設的工作舉措,確定成立榆林市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管理中心,將原納入市級財政預算的每年200萬元專項經費增加到3000萬元。十年來,全市累計投入資金42.3億元,為生態區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榆林市現有近萬個文化廣場和文化舞臺,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和非遺傳承展示的重要平臺。每到傳統節假日,嗩吶、民歌、說書、秧歌、道情等非遺項目輪番展演,群眾自娛自樂的活動更是如火如荼。民間自發成立的上百個社團協會,成為生態區可持續發展最穩定、最活躍、最持久的力量。

榆林有11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非遺小劇場深受市民喜愛

記者從榆林市文旅局非物質遺產科了解到,榆林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1項、省級66項、市級211項、縣級565項,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4名、省級66名、市級420名、縣級1114名。建成民歌、剪紙、民俗、石雕等70多個文化生態博物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人文環境、自然環境進行整體性保護。

與此同時,榆林市、榆陽區兩級文旅部門在榆林老街開辦了“非遺小劇場”,每天組織非遺項目展演,至今演出820多場。這是文化傳承傳播保護的重要載體和品牌項目,已成為榆林古城文化旅游金名片。與此同時,神木、橫山、清澗、綏德、定邊等縣市區紛紛效仿,陸續開辦。至此,非遺小劇場在全市由點到面、漸成規模,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試驗區(榆林市)成功通過評估驗收,成為陜西省首次獲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字號”的招牌,將大力帶動陜北文化產業的發展。

華商報記者 郝錦龍 編輯 李快快

關鍵詞: 生態保護 自娛自樂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