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商洛一案例入選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名單_當前視訊

時間:2023-02-06 10:27:18    來源:商洛新聞網    


(資料圖)

為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組織開展“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推薦工作,在各地推薦申報的基礎上,經評審和公示,確定了66個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其中,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報送的三個案例成功入選,分別是鳳翔泥塑:“泥耍貨”變身“聚寶盆”,西秦刺繡:巧手繡出鄉村幸福生活,洛南草編:小草編闖出大市場3個案例。

近年來,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在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帶動就業創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國各地依托本地區富有特色、具備一定群眾基礎和市場前景的非遺資源,已累計建設了2500余家非遺工坊,并使其成為各地開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此次入選的“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涉及紡染織繡、食品制作、雕刻塑造等多類非遺項目,體現了各地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經驗成效,具有較強的參考借鑒意義和典型推廣價值。

鳳翔泥塑:“泥耍貨”變身“聚寶盆”

圍繞國家級非遺項目鳳翔泥塑建立的新明泥塑工坊,已累計開發設計創作新的泥塑品種60多項。目前,工坊下屬加工生產農戶68戶,對口幫扶貧困戶11戶,工人35名,年產泥塑等各類手工藝品10多萬件,年度接待國內外游客11萬多人次。已舉辦專題培訓班8場次,培養了300多名學徒,為1300多名實習學生、殘疾人等授課120多課時。已解決就業人數118名,安置貧困戶及殘疾人就業6人,帶動相關產業扶貧人數46名,月收入達到4500元。

西秦刺繡:巧手繡出鄉村幸福生活

依托國家級非遺項目“西秦刺繡”,千陽縣太陽鳥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非遺工坊職能作用,帶動周邊低收入家庭和留守婦女2000余人從事刺繡工藝品制作,年制作工藝品5萬余件,產值300余萬元。帶領繡娘年制作工藝品80余萬件,實現銷售收入1500多萬元。輻射帶動本鎮及周邊從業人員5000余人,幫助脫貧戶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

洛南草編:小草編闖出大市場

洛南縣巧手工藝品有限公司非遺工坊采取“公司+合作社+非遺傳習所+培訓學校+生產基地+農戶+外貿企業+電商平臺”的非遺傳承和生產經營模式,將非遺項目洛南草編產品遠銷海外多個國家,近三年年均實現銷售收入2500余萬元,帶動6800余人從事手工編織,走上增收致富路。

編輯:齊國礎 責任編輯:孫黃榮

關鍵詞: 鳳翔泥塑 西秦刺繡 幸福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