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陜西19個區縣獲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

時間:2023-02-07 11:30:36    來源:華商網    


(資料圖片)

近日,中國科協發布了關于命名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決定,陜西省19個區縣獲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

為提升基層科普工作能力,推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貫徹落實,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協開展了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

在組織省級科協跨省抽查,會同綱要辦成員單位開展專家評議等工作的基礎上,中國科協決定命名北京市海淀區等480個縣(市、區)作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示范期至2025年底。

陜西省獲命名的19個區縣分別是:西安市臨潼區、西安市鄠邑區;銅川市宜君縣;寶雞市鳳翔區、寶雞市千陽縣;咸陽市長武縣;渭南市合陽縣、渭南市富平縣、渭南市韓城市;延安市志丹縣、延安市吳起縣;漢中市漢臺區;榆林市榆陽區、榆林市靖邊縣;安康市漢濱區、安康市石泉縣、安康市旬陽市;商洛市商南縣、商洛市鎮安縣。

全國科普示范縣創建于2009年。根據創建辦法,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實施動態管理,每5年一個周期。程序包括申報、創建、檢查、命名和示范等。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是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方針,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展黨政機關各職能部門間的協調合作,統一部署,整合資源,形成大聯合、大協作的科普工作格局;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繁榮科學文化,創造文明社會環境。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關鍵詞: 中國科協 積極開展 工作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