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商洛柞水:數字賦能經濟發展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當前看點

時間:2023-02-16 11:35:02    來源:西北信息報社    


(資料圖片)

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創建以來,商洛市柞水縣樹牢新發展理念,堅持數字引領、科技賦能,把試點工作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全力推動柞水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科學規劃布局,夯實數字經濟基礎。成立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推進專班,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緊抓5G規模部署和應用機遇,大力推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商洛市柞水縣4G網絡及光纖鋪設已實現全域覆蓋;重點公共場所無線WiFi實現全覆蓋;5G網絡實現縣城城區、鄉鎮駐地、旅游景區景點全覆蓋。雪亮工程、智慧農業、遠程教育、智慧旅游、醫療信息化等一系列智慧應用平臺全面上線使用,實現了以數字技術創新為主導的產業轉型升級、聯產延鏈,形成一批數字經濟優勢產業,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和信息技術支撐。

商洛市柞水縣木耳大數據中心

二是強化科技驅動,提升主導產業質效。搶抓國家科技部定點幫扶機遇,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全面梳理科技需求,助力產業發展。立足壯大柞水木耳主導產業,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建成金米現代農業產業園、西川現代農業示范園,投資1200余萬元建成1.77萬平方米的金米村木耳培訓中心及集溫度、濕度、光照、通風和可視等自動控制于一體的智能聯棟木耳大棚,配套安裝智能監控、種植巡檢機器人以及物聯網傳感溫控等輔助設施,實現木耳種植數字化控制、智慧化生產。積極與科研院所、企業高校交流合作,吸納引進數字經濟領域科技實用人才,先后引進院士3名、“三區人才”28名,下派科技特派員53名。建成了“一站三中心”(“一站”即李玉院士工作站,“三中心”即柞水木耳研發中心、柞水木耳檢驗檢測中心、柞水木耳大數據中心),全面對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各行業提供全方位數字技術、科技資源共享服務。

金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訓中心

三是狠抓示范引領,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深入實施電商“四大工程”,以示范引領、龍頭帶動、特色培育,全面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建成縣級電子商務中心,入駐企業20余家,搭建直播基地4個,直播間30間,培育出陜西秦峰農業等15家優質電商企業品牌,網店、微店等經營主體420余戶,帶動600余人參與電子商務創業就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帶動作用,通過“引進+培育+傳統企業升級”方式,大力扶持秦嶺天下、科投公司等本土企業,依托電商協會和阿里巴巴、京東等第三方平臺,積極組織企業、網紅參加各類活動,成功打造“秦嶺天下”“秋雷”“柞水有好物”等3個本地特色電商品牌。2022年柞水縣累計開展以柞水木耳為主的各類直播960場次,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8449.5萬元。

四是堅持數字賦能,構建智慧治理體系。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思維理念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之中,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手段由“管控”向“智控”轉變。健全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管理模式,公開網上辦理事項清單,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工作效能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建設“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系統,縣鎮村三級聯動,一鍵上報,一鍵調度,一鍵指揮,形成完整的治理鏈條。打造“數字窯鎮”“梨園數字鄉村”基層智慧治理平臺,依托數字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村治理水平、農民生活品質,努力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便民信息化服務,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關鍵詞: 電子商務 現代農業 數字技術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