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環球聚看點】宣布全面啟動“北跨”,涉及1410平方公里!萬億GDP城市競爭:西安“拼”了

時間:2023-03-04 16:28:00    來源:21財聞匯    

作 者丨畢華章

編 輯丨陳潔

圖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拉大城市骨架,做大工業體系,擴大都市格局,當三大目標同時擺在西安面前時,應當如何破局?

西安給出一個答案:向北跨一步。

這個被稱為“北跨”的戰略,是西安蓄勢多年的城市戰略,也是在萬億GDP城市的競爭中,作為西北“龍頭”的西安,下出的重要一步棋。

在《西安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西安提出,全面吹響城市“北跨”發展“集結號”,堅持規劃引領、交通先行、產業支撐、項目帶動,制定實施《西安市“北跨”發展行動方案》,啟動北辰大道北延伸、西銅路市政化改造等項目建設,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工作力量和項目布局向“北跨”聚集,促進產城融合、板塊聯動,構建渭河南北呼應的擁河發展格局。

為了推進“北跨”,西安近期的一個動作是,舉行推進“北跨”發展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集中開工的項目150個,總投資1324.63億元,年計劃投資374.96億元。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西北地區龍頭城市和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安當前正處于戰略機遇疊加期、政策利好釋放期、綜合實力提升期等多期疊加。為實現2023年7%左右的GDP增長目標,它又將如何打出“組合拳”?

“北跨”戰略再造萬億級工業走廊

于西安而言,今年這個春天值得銘記。幾項意義深遠的經濟戰略在這個春天落地,其中便有西安的“北跨”戰略。

《報告》中提出,要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實施“南控、北跨、西融、東拓、中優”戰略。從《報告》的相關篇幅來看,“北跨”戰略最為關鍵,多種要素也在這一戰略下聚集。

從區域來看,西安“北跨”主要涉及高陵區、閻良區、臨潼區,西咸新區直管區(秦漢新城、涇河新城、空港新城)等渭河北岸各板塊,以及渭河以南相關區域,重點區域總面積1410平方公里。

在這片廣闊的新舞臺上,主要產業功能定位是打造先進制造業帶鏈條,重點發展以汽車高端裝備、航空產業、新能源材料產業,配套發展5大新興產業及相關生產性服務業,擬打造萬億級的工業大走廊。

西安兩會召開后不久,2023年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集中開工項目150個。北跨項目的集中開工,意味著正式吹響了西安北跨發展的沖鋒號。

此外,陜西省國資委最新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今年西安市圍繞“北跨”,將實施48項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10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0億元。這些項目建成后,將為完善城市路網結構,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好轉,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對西安來說,“北跨”戰略并非突然而至,而是孵化了很長一段時間。

原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黨工委書記、知名產業經濟專家金乾生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起了往事:15年前,金乾生在位于閻良區的航空產業基地工作,對渭河以北的發展之艱難,有深刻的感受。

“第一難是與主城區的交通連接僅一條高速路,工作與生活往來不便,西安的各種資源特別是人才資源很難輻射到渭河以北。第二難是產業布局難,受地域和空域局限,只能做制造業,而航空運輸業、民航服務業、通用航空以及交通物流都存在先天性缺陷?!苯鹎赋?。

基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金乾生此前積極建議與呼吁:拉開大西安骨架,制定北跨渭河、建設渭北工業區的規劃。

“經過主要領導和發改委等部門多次調研,規劃面積851平方公里的渭北工業區規劃于2012年出籠,次年開始實施。”金乾生表示。

此后,金乾生被派往渭北工業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為渭北工業區建設努力。但因管理體制、政策措施、資金投入等多重因素影響,工業區建設進展緩慢。

如今,北跨重啟,交通先行,產業跟進,多措并舉,這一西安的重要戰略,已經到了快速的推進期。

金乾生認為,此次西安北跨的意義,絕非克服南部高山阻擋這么簡單。從西安的格局看,南高北大,東承西啟,是不二選擇?!澳喜繛楦呖萍汲牵辈繛榇蠊I城,東部以經濟發達地區做支撐,西部打通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部建設文化旅游商貿融合發展的特色城,沒有比這樣的功能布局更合適?!?/p>

金乾生進一步表示,只有做大西安的工業,才能做大西安的經濟,才能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關中城市群和關天經濟區發展?!巴瑫r,城市北跨,渭河經水系治理變為城中河,西安成為山水之城,將更加宜業宜居?!?/p>

近期,在西安的主流話題中,“北跨”戰略也吸引了當地很多專家學者的關心和討論?!氨笨纭?,將成為西安譜寫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

GDP增速“劍指”7%

2023年,西安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等。

7%的增速目標,在萬億GDP城市中排名靠前。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西安計劃大力實施產業倍增計劃,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構筑新優勢。

西安提出,要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做強做優生產性服務業和持續加強產業鏈招商。

在支柱產業上,西安提出依托汽車、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優勢產業,發揮鏈主企業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培育一批五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鏈。高質量建設國家先進技術創新示范基地,協同構建西漢蓉航空產業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在西安工業中,頗為典型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這也是西安產業“后發先至”的一個代表行業。

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同比大幅增長277.5%,占全國份額14.1%,成功問鼎“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帶動著西安整個汽車產業發展,西安汽車產業去年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全年汽車產量達到125.55萬輛,同比增長96.48%。

在新興產業上,西安提出加快數字服務及技術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光子、增材制造等新興產業集聚發展,鼓勵支持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布局應用,前瞻布局生命健康、類腦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氫能與儲能、量子信息等一批未來產業。新增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0戶以上。

而對于生產性服務業,西安將通過著力打造“設計之都”、“程序員之都”,來加強對工業設計、文化創意設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扶持與引導。

產業鏈招商上,西安提出堅持投行思維、鏈式思維、閉環思維,打造專業化招商隊伍,圍繞19條重點產業鏈實施精準招商,聚力招引一批產業鏈核心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工業項目簽約額2000億元以上。

陜西省經濟學學會會長、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西安的戰略發展定位來說,智能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雙中心”建設的優勢,以及西安都市圈的推進,都將對西安經濟的發展形成明顯帶動,為實現全年經濟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除了現代產業發展,作為文化古都,西安的文旅產業也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底氣。

今年春節假期,西安文旅全面復蘇,接待人次、旅游收入雙創新高。據官方數據,西安市監測的15家重點旅游景區累計接待227.79萬人次,同比增長160%,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一些重點景區人氣爆棚,甚至部分時段需要限流,出現錯峰出行倡議、讓外地游客先游等插曲。

值得一提的是,客源結構中,市外游客占比達到六成,尤其是省外游客占比近半,較2019年提高十個百分點,客源主要來源于長三角、京津冀和陜西周邊省份。從年齡層次看,西安市接待游客中,17-45歲占比近九成,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上西安。同時,過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數達到四天以上,星級飯店出租率達到八成,過夜游客拉動旅游收入顯著增強。

西安發布披露,今年春節假期,六大主題1500余場次“西安年”系列活動,讓西安年文化IP充分彰顯。其中,今年的西安全市六個城區組織的主題煙花燃放活動,更是增色不少。尤其是歷來主打的“長安燈會”,西安城墻、大唐芙蓉園新春燈會等入選全國十大燈會。

對于西安而言,文旅帶動消費的優勢正在集中釋放。這對于西安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推進文商旅深度融合,以及西安經濟的整體提升,無疑有著明顯的助益。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富有表示,西安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中,消費是重要的一項。國家提倡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對于西部地區來說,消費是一塊短板。具體到西安,文旅產業對消費的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向添雨?

關鍵詞: 北工業區 中心城市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