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世界關注:賈正蘭等15位全國政協委員呼吁:開展黃河流域采煤區生態修復試點

時間:2023-03-05 11:23:29    來源:各界導報    


(資料圖片)

針對當前黃河流域采煤區環境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政協副秘書長賈正蘭聯合14位全國政協委員呼吁,開展試點先行先試,為黃河流域礦區采煤區生態修復總結經驗、復制推廣非常必要。

賈正蘭等委員在陜西省榆林市調研時發現,榆林市生產的煤炭、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供應全國,本地發電量中近一半用于外調,為全社會承擔了高比例能耗和碳排放,特別是采煤形成的1286平方公里采空區和1001平方公里沉陷區帶來很多問題。盡管當地下力氣防治國土二次沙化,推進了一批“生態+”“產業+”治理工程,但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目前存在兩大政策制約:采煤區特別是沉陷區地表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林草地屬性未因之發生變化。由于相關部廳之間政策不一致,生態修復項目因涉及林草地審批推進困難;沉陷區土地、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基金按照目前“企業提取、政府監管、確保需要、規范使用”的原則不能跨礦跨區域統籌使用,礦山企業之間很難做到統籌銜接,對地下水系統破壞、地下水位下降等問題無法進行系統治理。

“榆林曾是全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新中國成立70多年治沙成效卓著。如果采煤沉陷區得不到系統治理,可能造成較為嚴重的生態問題。”因此,委員們建議,將榆林列為礦區采煤區生態修復試點市,支持榆林市在確保生態效益的前提下,突破林地和土地政策制約,按照林地和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的原則,對各類地塊進行規?;?、成片化治理,重點實施“新能源+”“農業+”“生態+”等規模化治理工程。

此外,委員們還建議,國家制定出臺《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條例》,突破企業自提自用的局限,以法規的形式,由地方政府統籌使用修復基金,引導礦區生態修復從“礦權”治理轉向“流域”治理,以系統思維和整體舉措推進沉陷區綜合治理。

(人民政協報記者 路強)

關鍵詞: 綜合治理 全國政協 黃河流域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