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福南、鼓掌……” 流浪26年,彬州救助站靠這兩個詞幫他找到親人

時間:2023-03-18 06:35:29    來源:二三里資訊    

離家26年,從湖南古丈流浪到陜西彬州,1100多公里的路程,沒人知道這背后的艱辛。離家時,李維(化名)還是一個外出打工的青壯小伙,今年春節前,在彬州市救助管理站護送下,李維終于回到家鄉。患有精神疾病的他認出家人的那一刻,讓現場工作人員感動不已。

寒冬送溫暖 精神異常男子獲得救助

去年12月2日凌晨,新冠疫情尚未結束,為確保流浪乞討和生活無著落人員及時得到救助,彬州市救助管理站“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活動再次走上街頭開展排查。 在市區街面巡查時,工作人員發現一名精神異常、年齡48歲左右的男子,遂按照市救助管理站秉持“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則,第一時間將該男子護送至彬州市精神康復醫院治療和管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男子得到妥善救治后,我們開始試圖查找他的身份信息,看能否聯系到家人。”3月17日,華商報-二三里資訊記者聯系到彬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竇偉,他介紹,由于該男子患有精神障礙且在外流浪多年,多次詢問均未得到有價值信息。工作人員在救助系統、公安系統比對,發布尋人信息,遺憾的是均一無所獲。

流浪26年 工作人員靠鄉音找到其家鄉

在住院治療期間,工作人員始終沒有放棄尋找男子的家人。在耐心救護下,男子精神狀態偶爾有好轉。今年春節前夕,工作人員再次前往醫院看望救助對象時,發現該男子經常一個人坐著喃喃自語,仔細聽是“福南、鼓掌,維雙、李家村等等(音)”等零碎信息,市救助站迅速從疑似地名為突破口,開展新一輪尋親工作。

通過對照地圖,發現湖南省湘西州有一個古丈縣默戎鎮,和男子口音和詞語很貼近,更讓大家喜出望外的事,當地確實有一個李家村,推斷其極有可能是流浪男子的老家。救助站第一時間與古丈民政局聯系,經當地村干部辨認,正是該村走失已26年的村民李維。

千里尋親 救助站護送流浪者返家

“我們后來得知,李維口中的‘維雙’是他姐姐的名字,當初他外出打工杳無音訊,可能是受了刺激才導致精神異常,此后一直在外流浪。”竇偉和其家人取得聯系后,李維的姐夫專程趕到彬州接他回家,但他不愿意走,“事后我們得知,李維離家時其姐姐并未結婚,所以不認識姐夫。于是我們經過協商,決定春節后由專程護送李某返鄉。

1月31日(農歷正月初十),彬州市救助管理站一行4人護送李維踏上了千里之外的尋親之路。經過長途跋涉,終于將李某在元宵節之前安全成功送到了古丈縣民政局。此時,李維的母親、姐夫、姐姐已等候多時。鄉音互通的那一刻,闊別26年的親人喜極而泣,李維也終于認出了自己的家人。

救助站:目前戶籍信息和生活保障在抓緊落實

“我們走的時候,李維硬是要跟我們一起走。這份信任讓我們很溫暖,說明經過這段時間的照顧,對我們已經有了感情。”竇偉介紹,李維的父親已過世多年,目前如今也患有老年癡呆,姐姐遠嫁到了其他縣,經過和當地民政部門協商,最終為李維辦理了低保補助,由其姐姐姐夫將母子二人接去一同居住。

圓滿完成尋親任務后,為了確保流浪人員的妥善安置,他們都會在之后跟進流浪人員后續生活。3月17日,竇偉再次聯系到李維的家人,他姐夫現在在廣州打工,目前李維的戶口、身份證已經落實,他目前在當地一家精神康復醫院治療,后面民政部門會盡快落實五保或者低保,“經過了解,李維的一家人都很好,對他很照顧,并沒有因為他的精神狀況漠視親情,這讓我們感到安心。”

華商報記者 王斌 編輯 牛佩瑤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