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吳昌永 粟潔)作為傳統農業、文化、旅游資源大縣的周至,素有“關中文柢”“絲路綠谷”“天下福地”“獼猴桃之鄉”之稱。近年來,周至縣委、縣政府帶領全體新農人以“奮戰一三五、振興金周至”為目標,篤行不怠、銳意進取,獼猴桃產業已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獼猴桃產量占全國30%
歷經40余年發展,周至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43.2萬畝,約占全國比重的15%,占西安市種植面積的95%以上,鮮果年產量達55萬噸,占全國產量的30%,80%的獼猴桃果干產自周至。周至縣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獼猴桃生產基地縣。
該縣相繼選育出秦美、啞特、翠香、華優、瑞玉等優質品種,同時引進海沃德、紅陽、徐香、金艷等優良品種。截至目前,周至縣10萬畝獼猴桃獲得綠色食品認證,1萬畝獼猴桃獲得歐盟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認證,5600畝獼猴桃生產基地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縣域獼猴桃種植在樓觀鎮、馬召鎮、廣濟鎮等鄉鎮遍地開花,獼猴桃產業已成為全縣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財源”。
產銷鏈條進一步完善
據周至縣果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縣現有獼猴桃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07個、獼猴桃電商1500余家,建成冷庫2680座、獼猴桃“一村一品”示范村96個。近幾年來,在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下,該縣獼猴桃集群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從事獼猴桃及相關產業的農戶8.5萬戶,從業人員30萬人。銷售網絡遍及全國和26個國家(地區),銷售人員1.6萬多人,獼猴桃系列產品多達8大類20余種,獼猴桃年總產值60億元。僅2022年,全縣29家大中型果業企業在產業幫扶項目中,就帶動3000余戶1.2萬余人實現就業。
壯大鄉土人才增強內生動力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人才振興。周至縣始終把人才培育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緊抓不放,堅持“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干、幫著農民賺”的服務理念,不斷壯大鄉土人才,增強內生動力,助力鄉村振興。成立了周至縣新農人獼猴桃產業振興綜合服務中心,并招募有情懷、有技能、有理念的返鄉大學生、本土人才,引領帶動獼猴桃產業發展;成立了產業幫扶110技術服務中心、特技特派員工作站,按照“服務到村、指導到戶、精準到人”的要求,整合技術力量,采取“幫扶基地+職業技校+農民工就業培訓+各鎮設點培訓+手機聯網”的模式,開展產業幫扶技術“田間課堂”,定時向農戶手機上推送“科技知識、技術指導、氣象預報、防災減災”等服務信息,217名技術員上門服務2.79萬人(次),603名產業發展指導員包戶指導13.63萬戶(次),實現了技術服務全覆蓋。
源于秦嶺山麓的“毛桃蛋”,已經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2023年,山東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文化體驗廊道、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山東全面啟動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沿膠
2023-03-19 18:43
新華社濟南3月19日電題:繩網編織出百億元產業——山東濱州李莊鎮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走訪見聞新華社記者高天工人在數控經編機旁仔細檢查繩網編織
2023-03-19 19:02
“忙里偷閑,把酒言歡,仿佛夜空中的炊煙永不散去,而一盞燈,也長明于市井”,這是紀錄片《人生一串》中關于燒烤的描述,街頭巷尾、市井里弄
2023-03-19 15:47
轟鳴的生產車間內,塊狀的聚乙烯原料經過攪拌、熱熔、拉絲、定型等程序后,化身為一張張繩網,幾名工人來回穿梭在數控經編機間,不時檢查設備
2023-03-19 16:0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陳洋洋濟南報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近日,濟南一小學生背《大學》走紅,被網友稱為“別人家的
2023-03-19 15:53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吳軍林郭由儀首歌聊城報道3月19日,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的兒子郭鑫振,在郭剛堂老家聊城舉行婚禮。郭剛堂夫婦看著兒子
2023-03-19 15:5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程文琪烏魯木齊報道正值春暖花開時節,為帶動旅游消費,激發新疆經濟發展活力,3月26日起,山東航空開啟2023年夏秋新航季
2023-03-19 15:46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2023-03-19 13:40
□李振如何安頓好自己的一日三餐,是每個上班族要面對的課題。近日,一則短視頻提供了上班族解決就餐問題的另類思路。據昌吉日報報道,一名女
2023-03-19 13:01
總臺記者3月18日從山東省地礦局獲悉,近日,山東乳山市崖子鎮西澇口村探獲一處特大型金礦床,查明金金屬量近50噸。據了解,該礦床由山東省地礦
2023-03-19 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