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紀光華:念好養牛“經” “負”翁變富翁_環球今熱點

時間:2023-03-20 11:20:02    來源:子長融媒體中心    

近日,走進子長市南溝岔鎮南家墕村紀光華家的牛棚,看到一頭頭黃牛仰起脖子,在圈舍里悠閑地走動,時不時發出“哞哞”的叫聲。而一旁的“牛倌”紀光華提桶倒水、添加草料、清理糞便……忙個不停。  

“這段時間天氣忽冷忽熱,管好牛的營養之外,還要注意各類疾病的防治。”紀光華停下手中的活,笑著說,“再過20天,我要賣5頭牛,估計能賣6萬多元,給自己來個開門紅吧。”  

今年58歲的紀光華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家6口人的頂梁柱,但曾經的他沒有可靠穩定的收入,家庭生活過得十分艱難。由于母親年邁、父親殘疾,兒子身患白血病、女兒仍在上學等重重困難,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沉甸甸的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一度消弭不振,失去了生活的勇氣。  


【資料圖】

2020年,駐村工作隊多次分析研判全村產業發展形勢,認為南家墕村草源和水源充足,地理條件成熟,決定發展養牛產業,很快向全體村民發出倡議,并將各類扶持政策進行公示和宣傳。仿佛泥潭中遇見曙光,紀光華認為他翻身的機會來了,于是第一個報了名。  

“受苦人不怕吃苦,光靠種地養活不了一家子,現在國家的扶持政策這么好,再說畜牧技術員上門指導,我養牛的信心可足了。”紀光華回憶起當初養牛時的情形記憶猶新。

就這樣,紀光華開始了他的脫貧致富之路——養牛。從小幫父母喂牛的經歷幫他打好了“識牛”的底子。為了養好牛,他每天起早貪黑,悉心照顧,閑暇時間借助手機在網絡上學習養牛經驗,還購買養殖專業書籍。遇到困難,在網上查資料、學技術無法解決的,便向周圍有養殖經驗的人請教,或者跑到市里找畜牧專家。短短三年時間,紀光華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養牛經驗,他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里人看到紀光華養牛掙了錢,都來找他討要“良策”,紀光華知無不言,幫村民們選牛種、搭牛圈、日常養護、疾病防治,他成了南家墕村及周邊村子的養牛“土專家”。南家墕村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上,已煥發出蓬勃生機。  

“在紀光華的帶領和幫助下,我村有21戶發展養牛產業,整體養牛規模達到320頭,養牛產業成為全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村黨支部書記薛文剛如是說。  

“他憑借著對養牛的執著,為全村樹立了典范,成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但他致富后不獨享成果,幫助和帶領全村村民依靠養牛致富,變成了現在擁有20多頭牛的村中小‘富翁’。”駐村第一書記韓飛說,“這幾年,在政策支持和養殖戶的努力奮斗下,南家墕村村民的幸福生活越來越‘牛’了。”  

三年來,紀光華依靠黨的惠民政策苦干實干,致富路子越走越順,每年收入可達10余萬元。2022年,他的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1.5萬元。養牛敲開了他的幸福門,鄉親們對他羨慕不已。  

“我特別困難的那幾年,國家政策扶持,很多人都幫我,現在我的生活好了起來,我也要回報社會。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還要帶領全村人發家致富,希望我們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說到未來發展,紀光華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記者:張亞寧)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