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全球聚看點】合陽:從“淺綠”走向“深綠”

時間:2023-03-30 21:24:41    來源:林草陜西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再造山川秀美的合陽,是我們每一個合陽人的目標。”渭南市生態環境局合陽分局局長陳茜紅說。


(資料圖)

近年來,合陽縣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大力開展“綠化古莘大地,建設美麗家園”行動,持續推進生態空間由“淺綠”向“深綠”邁進。

造林添綠

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年,合陽縣計劃完成造林綠化5.6萬畝,任務已經全部下達。”陳茜紅說。

2022年9月,合陽縣被確定為“十四五”三北工程科學綠化試點縣。根據“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創建模式,合陽縣鼓勵社會主體參與造林綠化,形成了“城鎮園林化、鄉村林果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的總體布局。3年來,合陽縣綠化投入財政資金達3.2億元,部門共建投入1.3億元,撬動社會資本0.5億元。

從環城生態防護林帶到北方鷺島生態保護,從改善梁山南麓生態環境到建設生態主題公園,合陽縣積極造林添綠,古莘大地綠意濃濃。

眼下,一系列綠色工程正在為當地帶來生態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截至目前,合陽縣經濟林面積達26萬畝,林業總產值超10億元。依托武帝山國家森林公園、徐水河國家濕地公園、陜西黃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合陽縣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生態旅游業發展迅速,去年游客總接待量達892萬人次。

合陽縣橋山生態環境保護中心主任張曉露表示,合陽縣橋山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合陽縣橋山生態環境保護中心的成立,讓黃龍山支脈綠色屏障更加牢固。接下來,合陽縣將嚴格按照《合陽縣橋山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方案》,持續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嚴守“三線一單”,劃定優先保護區、生態修復治理區和一般嚴控區,努力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鐵腕治污

進入3月,“秋冬藍”轉為“新春藍”,“首季爭良”成為合陽縣生態環境部門的工作重點。

3月6日,合陽縣召開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要求落實縣級分管領導“周碰頭、月推進”制度,圍繞薄弱環節精準施策,科學治污,持續發力,穩定改善空氣質量。

3年來,合陽縣各部門久久為功,鐵腕治污。2022年,合陽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93天,優良率首破80%,創5年來最好成績。2023年1月以來,合陽縣未發生重污染天氣。

天越來越藍,水越來越清。渭南市生態環境局通報的2022年全市水質情況顯示,合陽縣金水河裕西斷面水質持續改善,達到地表水Ⅳ類考核要求,徐水河小曹河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近年來,隨著政企環保行動的不斷推進,水污染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根據《合陽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2020—2030)》,合陽縣逐年下達《合陽縣碧水保衛戰工作實施方案》,對所屬水系進行徹底生態治理。2022年8月,合陽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主城區污水處理全部達到陜西黃河流域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建章立制,合陽縣3年內修訂《合陽縣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規范性文件,2022年發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3年3月15日,合陽縣新一輪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和空氣質量改善行動計劃已經通過各方審議,正在制定中。

以綠興業

今年一開年,合陽縣年產30萬臺凸U-F型電控磁動發電機項目、合陽縣渭北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合陽縣渭北高效節水灌溉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及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項目陸續簽約,拉開了合陽縣高質量發展的新序幕。

“為配合4月1日正式施行的黃河保護法,合陽縣組建環境資源審判團隊,出臺《關于辦理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相關問題的意見》,成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聯系點,建立合陽縣嚴厲打擊黃河流域非法采砂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深化‘行政執法+檢查監督+司法審判’綜合管理模式,用法治力量推動黃河流域合陽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共同唱響黃河生態保護‘大合唱’。”陳茜紅說。

清潔能源風光無限,綠水青山促進經濟發展。作為陜西最大的太陽能發電與光伏農業綜合開發一體化項目,合陽縣路井鎮光伏電站旨在讓光伏產業釋放更多綠色“福利”,惠及更多當地群眾。

1月19日,好消息再次傳來:合陽縣獲評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據統計,2022年,合陽縣風力發電量和光伏發電量分別為8975.2萬千瓦時和74109.8萬千瓦時。

“生態文明建設該怎么抓?就可持續發展來講,就是要以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生活、生態制度、生態文化為抓手,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高質量發展。”在合陽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合陽縣縣長趙超說。

由“淺綠”向“深綠”邁進,合陽縣正在行動。今年,合陽縣將聚力改善城鄉環境,加強生態保護,積極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力爭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用“含綠量”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

來源|陜西日報

記者|蘇怡

通訊員|雷軍紅

圖片|新華社

監制|趙俠

制作|邊磊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