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活久見,村干部不讓村民在房前屋后種菜,還煞有介事地推出一份名為“倡議書”實為“強制令”的文本。這事發生在陜西西安鄠邑區甘亭街道辦韓村。
【資料圖】
網友提供的截圖顯示,村干部在群內發消息說,按照創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嚴禁各位村民在各家房前屋后種植帶藤類、插桿類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絲瓜、北瓜、西葫蘆等。村委將安排專人進行檢查,一經發現直接進行拆除……
且不說作為村民自治組織有沒有這樣的權力,單就相關村干部“不食人間煙火”般的說話口吻而言,還是讓人大吃一驚。這些村干部竟然如此不懂農民、不懂農村?
當地街道是這么回應的:韓村位于鄠邑區甘亭街道,屬城鄉接合部,村居布局為統一規劃建設的2層聯排房屋,各家各戶無圍墻,屬于開放庭院。近期,村子開展村容村貌提升活動,村干部因落實個人管理責任迫切,拔高要求,在微信群發布了不當倡議,該倡議被截圖上傳至網絡平臺,引發網友關注討論。已要求村委會糾正不當倡議,及時向村民做好解釋工作,對相關村干部進行了批評教育,要求在后續工作中,舉一反三,持續做好群眾服務工作。
這段文字很值得玩味。街道既打了板子,也隱性地肯定了相關村干部的責任心。對“村居布局”看似不經意的描述,實際上頗有側重,無非是想說明,這樣的居住環境,已經類同于城鎮小區。我們都知道,別說標準意義上的小區,哪怕是農民拆遷安置小區,也是不允許隨意開荒種菜的。那么,韓村村干部作出禁止種菜的要求,也就有了“情有可原”的基礎。否則,街道方面何以只是輕描淡寫地以“不當倡議”來歸類呢?
跳出此事范疇,這種不問青紅皂白“一刀切”的管理意識,自然令人憂慮,而以犧牲農民的自產自食蔬菜為代價的“審美”也令人反胃。在我有限的“村莊聽聞錄”里,從未有過一個由農民構成的村子把農民的種菜傳統視為“異類”的內容。
在農民的生活環境改善的敘事中,農民接納諸多現代生活品質和現代文明理念,這是一大趨勢,然而,無論文明的風氣如何吹拂鄉村,農民對傳統手藝的追尋和倚重,依然成為農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間,種植草木,安排果蔬,是他們遵循的習俗。以至于,一些地方的農民上了樓,也會在陽臺上開辟一處小小的種植區,繼續和土地對話。而在傳統村落——哪怕這種村落已經采取了統一規劃建設的手段——農民借用果蔬的綠藤裝扮庭院周圍,也體現著良好的綠色、健康理念。
種植果蔬,最直接的獲得,就是飽腹之感。農民有田地可經營時,也會開墾一份“自留地”,以備不時之需,土地流轉或征收后,更是視身邊的疙瘩地為“寶貝”。我的少年村莊拆遷后,父老鄉親便在周圍搜尋任何可以用來種菜的“地盤”。他們對土地和種子,有著與生俱來的敬畏感和留戀感。
在當下這樣一個物質豐盈的社會里,很多地方的農民之所以選擇在房前屋后種菜,不僅在于可以得到更多的新鮮的、安全的食物,還在于,可以借此保持農耕社會形成的社交關系。農民是善于互贈食物的群體,你端一盆韭菜餃子到對門,對門還以一把鮮綠的芹菜,這樣的禮尚往來,不可或缺。否則,上菜場買菜多花錢事小,失去古風事大。
有的人不懂農民的心思,甚至認為胡亂種菜是缺乏審美訓練的表現。但在我看來,在房前屋后營造綠色空間,恰恰是他們具有濃厚審美趣味的明證。世間并不是只有“綠了芭蕉,紅了櫻桃”才是美,“綠了黃瓜,紅了辣椒”,一樣讓人心情怡然。自小在農村生活的我,仔細打量過豆莢從無到有、一天一變的過程,這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過程。每一個農民都可以通過蔬菜的千變萬化,感受到自然生態的美好,感受到在天地之間的一份寫意。詩人可以“采菊東籬下”,農民也可以“采瓜東籬下”,有什么違和的呢?
這些年,我造訪過多個美麗新鄉村,見識過那里的村莊被包括蔬菜在內的綠植“籠罩”的美。鄉居圖如畫如詩,農民自由出入,如畫中人,從物質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滋養,豈不美?讓這樣的村莊呈現于大地之上,本身就是對美學和文明的一份貢獻。創文也好,提升村容村貌也罷,都應該順應民心,推崇自然的、和諧的風貌,而不是自我“設計”出一份審美規則,把農民的自然生產和生活方式強行納入、依“規”修裁,造成嚴重的撕裂。
古往今來,村莊總是以“參差不齊”取勝,“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從來都生發于形制各異的農家小院之中。那種整齊劃一的“規范”,帶來的不是美的享受,而是僵硬形態的壓迫感。強調村子的“總體美”并非沒有道理,但若是拿個性十足的家園之美“開刀”,帶來的是一大考問:為誰創文,為誰提升村容村貌?創給誰看,又提升給誰看?想必不是為了農民,而是為了“功名”;也不是給農民看的,而是給檢查組看的。
無疑,農民并不喜歡這樣的“統一安排”,網友通過截圖上網質疑“韓村除菜令”,形成一波輿情,就已經表現出鮮明的態度。一些基層干部可能內心還挺委屈,覺得自己一片好心沒有得到群眾的理解,而這恰恰是雙方在審美、治理等方面缺乏有效交流溝通的表現。說到底,社會治理的前提是“尊重”“包容”,唯有從這一層面多和群眾交心,尊重民眾基本權利,一些荒誕的層層加碼,才不會頻頻閃現。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劉方志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淄博燒烤,2023年山東乃至全國最火的燒烤,沒有之一。最近一段時間,淄博憑借燒烤爆紅網絡。“小串+小餅+大蔥”三位一體的“靈魂吃法”,令眾
2023-04-07 13:43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馮媛媛濟南報道面對商家的廣告宣傳,陳女士沒有過多猶豫就買了幾盒“0脂”乳酸菌飲料。可到手后,一看配料表和成分表才發
2023-04-07 13:57
4月6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2023年普通本科高校綜合評價招生試點工作相關安排,今年山東大學等11所高校在魯開展本科綜合評價招生試點,報名工作
2023-04-07 13:50
解決上班族就餐問題,社區大有可為。去年,住建部、民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試點社區配建食堂等便
2023-04-07 13:58
近日,中國船舶(600150)集團旗下中國重工(601989)子公司中南裝備公司收到引江濟淮工程蜀山復線船閘和東淝河一線船閘改造工程液壓啟閉機中標通
2023-04-07 13:39
數字貨幣概念股震蕩走強,神思電子(300479)漲超12%,飛天誠信(300386)漲超8%,新國都(300130)、雄帝科技(300546)、中科金財(002
2023-04-07 13:35
近日,杭州阿里巴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122億人民幣減至約1 05億人民幣。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張勇為法定代表人、董
2023-04-07 13:27
咖啡油脂是比較常見的一個現象,其實就是一層泡沫,基本我們在自制咖啡或者購買咖啡時,上面都會有油脂,這種氣勢就是脂肪、蛋白質以及其他成
2023-04-07 12:48
咕卡是足金比較流行的一種創意玩具,在小學生之間是比較受歡迎的,很多小女孩都喜歡玩咕卡。咕卡主要是在卡片上面貼貼紙,根據個人的喜好創作
2023-04-07 12:48
摩卡壺不同品牌價格也就會有所不同,有貴的也有便宜的,主要看大家的需求是什么,一般幾十塊錢的摩卡壺應該不是品牌或者國產的,質量上面如果
2023-04-07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