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環球聚焦:“數創·動力杯”液體動力3D打印設計大賽總決賽在西安舉行

時間:2023-04-09 13:29:23    來源:華商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7日,“數創·動力杯”液體動力3D打印設計大賽總決賽在西安隆重舉行,增材制造領域專家云集。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盧秉恒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張衛紅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吳鑫華院士、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謝億民院士出席。經各環節打分后,航天六院11所等離子李濟源團隊獲得一等獎。

陜西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陜西省委軍民融合辦二級巡視員仲妍、西安市科技局局長李志軍、航天六院副院長李斌、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趙曉明、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羅陽軍等領導專家現場評審。

大賽廣泛征集全國3D打印愛好者的結構輕量化創新設計,集眾智為航天液體動力產品研制提供創新思路和參考,為中國液體動力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貢獻力量。全國來自不同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共計53支隊伍報名參賽,來自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等8個項目入圍決賽。

進入決賽的8支參賽隊伍在現場進行了激烈PK,評委根據樹脂打印作品承載能力測試、工藝性和方案創新性評分、現場答辯表現等維度對選手進行打分。11所等離子體技術中心李濟源團隊項目獲得一等獎。大連理工大學孫肇優團隊等2個項目獲得二等獎。西北工業大學方平矗團隊等5個項目獲得三等獎。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王佳駿團隊等8個項目獲得優秀獎。

近年來,航天高密度發射、高技術研發迭代等新形勢,給液體動力技術研發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增材制造技術快速成型和數字化的特征,十分契合航天液體動力數字化研發創新的發展需求。在液體動力融合增材制造創新設計論壇上,盧秉恒作《金屬增材制造工藝》報告。張衛紅作《計算力學服務航空航天設計制造重大需求的認識與實踐》報告。吳鑫華作《金屬3D打印、認證及自動化》報告。謝億民作《結構拓撲優化設計與增材制造》報告。航天六院11所發動機技術專家高玉閃作《融合增材制造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創新設計與應用思考》主題分享。

本屆“數創·動力杯”3D打印創新設計大賽以型號問題為牽引,鼓勵廣大設計師大膽創新、轉變理念、提升能力,以“輕巧”“可靠”“快速”的設計思路,為下一代“大國重器”的研發占領先機、積累優勢,對后續航天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研發提供了有價值的思路。

大賽由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指導,航天六院11所、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辦,國防科技工業航天特種構件增材制造技術創新中心、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支持。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供圖)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