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超294萬戶!“西安速度”讓更多市場主體蓬勃生長

時間:2023-04-14 13:28:20    來源:西安日報    

在西安,開辦一家企業需要多久?

近期,高新區如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先生通過“智能秒批”業務,2分鐘就拿到經營許可證。

落地發展,能享受到哪些服務?


【資料圖】

迎著春風,各區縣、開發區把“服務驛站”設到商業街區、企業園區,積極開展“送政策、送服務”活動,讓企業辦事不出街(園)區。

政策兌現,能有多便捷?

西安市推出的“西安政策通”不斷更新升級,利用大數據精準匹配,“人找政策”變“政策找人”已是尋常事……

這一件件、一樁樁的背后

折射出我市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如“陽光雨露”般滋潤著實體經濟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資料圖片)

“西安速度” 創新力度

讓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

最近,西安高新區的朱先生想開辦一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辦理出版物零售業務經營許可業務時,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線登錄高新區“智能秒批”系統,無需排隊預約、無需提交紙質資料,短短2分鐘就完成了經營許可證審批,生成了電子營業執照。朱先生感慨道:“‘西安速度’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據了解,這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技術,探索創建的政務服務“智能秒批”系統,成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無論何時何地,申辦人只需線上填報資料,經系統自動受理、智能審批后,最快數秒內即可拿到出版物零售業務經營許可、普通貨物運輸經營許可等6種電子證件,為企業節約了更多寶貴時間。

同樣在高新,企業負責人張先生只跑了一次就為新開設的KTV辦理了經營許可手續。這也是我市歌舞娛樂行業的首張綜合許可證。

“‘一業一證’改革前,開設KTV,需要到3個部門,分別申請娛樂經營、食品經營、衛生及公眾場所消防許可證,現在只需要跑一次。”高新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數據共享、并聯審批、聯合踏勘、業務集成”辦理行業綜合許可證,可為企業群眾大幅壓縮辦事時限,讓審批效率提升75%以上。

3月中旬,準備在新城區開辦餐飲店鋪的經營者張吉,在網上搜索辦理該業務需要哪些材料時,無意間刷到了一條短視頻,事無巨細地介紹了辦理餐飲經營許可證的過程,非常清晰易懂。

這條短視頻是新城區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會說話的辦事指南”系列視頻之一。據悉,這一系列視頻,每期聚焦一個主題,用接地氣的方式指引企業群眾辦理各項業務。目前已推出15項高頻業務辦事指南,網友點贊率很高。

“有時候我們在網上搜索到的信息不夠全面,甚至已經過時,尤其是一些專業詞匯較為晦澀難懂,并不能保證跑一次就辦成事。”張吉高興地說,“會說話的辦事指南”為自己和身邊的不少創業者省了不少事。

辦事的便捷度,是企業準入最直觀的“晴雨表”,直接影響群眾辦事的體驗感和對政府部門的信任度。今年以來,西安市聚焦“讓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目標,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

特別是在企業準入方面,通過深化推行“標準辦”、全面實行“網上辦”、系統推進“集成辦”、全面推行“免費辦”、積極推行“便捷辦”……全市企業開辦實現了0.5個工作日全流程辦結,讓“西安速度”和“西安力度”一次次獲得認可。

(資料圖片)

移動驛站 貼心服務

小事不出“家門” 大事不出園區?

近日,臨潼人王攀梅打算在兵馬俑商業街區開一家串串香店。因為忙著籌備開店,她一直抽不開身去辦理證照手續。沒想到,政府的“移動服務站”竟開到了商業街區,讓她不出街區就辦好了業務。

“頭一回辦這些手續,本來還有些怵,現場工作人員指導我在電腦上填報完相關信息后,又跟我到店核查,不到半個小時,我就拿到了小餐飲經營許可證,太美咧!”王攀梅高興地說,這給第一次創業的她增添了滿滿的信心。

“移動服務站”是今年臨潼區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的一項創新舉措。審批業務骨干和窗口業務能手走進產業園區、商業街區等生產經營場所,上門為企業群眾提供“全流程”服務。目前,臨潼區推出的“企業開辦”“文旅復蘇”等六大類“服務專列”,讓市場主體注冊登記、食品經營許可等17項政務服務事項都可在“移動服務站”就近辦理。

無獨有偶,在蓮湖區華為云聯合發展中心園區,盛凱供應鏈(陜西)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高瑞捷體驗了不出樓層辦理營業執照后,直呼:“要給西安點個大大的贊!”

今年以來,為了把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蓮湖區建立“蓮小驛”,以政務服務為支撐,以園區樓宇保障為核心,打造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促進政務服務與公共服務有機融合,打通了企業群眾辦事的“最后一公里”。

“不出樓層,就有驛站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我們辦理各項業務。”高瑞捷說,在這里,他看到了西安優化政務服務的創新和力度。

在碑林區,隨著數字營商“智慧政務管家”一站式服務平臺的發布,企業群眾在家中,通過VR全景技術、虛擬現實互動等新技術新理念,就能在線沉浸式與工作人員實時交流、辦理各項業務,實現辦事不出“家門”。

一個個創新舉措,承載著“用心用情服務企業群眾”的大文章。今年以來,聚焦提升全鏈條服務水平,西安市持續優化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功能,構建了全鏈條審批服務“總窗口”。目前,全市、區縣(開發區)、鎮(街)、村(社區)四級政務服務事項已全部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辦理,全市95%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85%的事項實現全程網辦,“秦務員”西安站3506個事項已實現“掌上可辦”。

從“坐等審批”到“上門服務”,從“固定站點”到“移動辦公”,從“單一受理”到“全程辦結”,如今,西安市的政務服務更大程度地實現著“一次辦”“網上辦”“就近辦”,以“面對面、零距離”助推辦事無障礙,最大限度惠企便企。

扎實舉措 集中兌現

想企業所想 急群眾所盼?

“您好,30萬元的文旅資金補貼已經發放,請查收。”幾天前,陜西樂華溫泉樂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賬上多出了一筆來自西咸新區的轉款。企業負責人蔡洪反復確認后,才相信,沒有提交任何資料手續,獎勵補貼就自動到賬了。

近期,西咸新區宣傳文旅局組織了一場獎補資金兌現大會。對符合“免申即享”政策的企業,撥付了獎補資金。和蔡洪一樣領到補貼的企業家們紛紛表示:“獎補的是真金白銀,帶來的是發展的動力和信心。”

在高新區,理工雷科電子(西安)有限公司也通過同樣的方式收到了30萬元關于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獎補資金。

“為了最大程度實現穩經濟、保增長,我們一方面入園進企主動宣傳各類優惠政策,一方面不斷簡化申報流程、優化工作機制,不斷積極探索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新模式,推進各項助企紓困舉措落實落細,幫助市場主體平穩運行,健康發展。”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高新區共通過“免申即享”方式兌付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獎補資金4500余萬元,讓全區532家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

好政策、好措施的精準匹配度,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生存發展。在企業根植發展過程中,西安的各類優惠政策如“陽光雨露”般的存在。

想企業所想,急群眾所盼。近年來,西安市聚焦企業群眾對惠企政策兌現的期盼和需求,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研發建設“西安政策通”平臺,著力打造企業群眾“找得到、看得懂、用得好”的政策兌現“一站式”服務系統,推動惠企政策實現不來即享、免申即享。

據統計,截至目前,“西安政策通”平臺已累計發布惠企政策2386條,兌現財政類政策資金190.94億元,其中兌現“免申即享”類政策資金86.35億元,推動惠企政策“直通直達、免申即享”“精準滴灌”,落實惠企政策,貼心服務助企順心發展。

辦事更便捷,服務更優化,舉措更扎實,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帶來了市場主體的蓬勃發展。今年以來,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14164戶,同比增長41.67%;私營企業42978戶,同比增長92.61%……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在冊各類市場主體已超294萬戶,同比增長7.83%。

讓更多市場主體蓬勃生長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是實體經濟運行的基礎。據悉,今年以來,西安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14164戶,同比增長41.67%。其中,私營企業42978戶,同比增長92.61%。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在冊各類市場主體已超294萬戶,同比增長7.83%。  

這一系列數據令人欣喜。  

市場主體發展數量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不斷攀升,將為強韌性、穩增長、促就業創造條件,為穩工業、擴投資、促消費提供動力。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迅猛增長、表現搶眼,說明我市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顯著,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強勁、活力更充盈、肌體更健康、空間更廣闊。  

人們常說,營商環境好不好,市場主體會用行動投票。從有關統計看,11萬多戶新登記市場主體為西安的營商環境投出了一張張“信任票”“點贊票”。  

營商就是營城市,營商就是營未來。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緊緊扭住營商環境抓落實,深入實施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在政務環境、政策環境、要素環境、法治環境、政商環境、創新開放環境上下功夫、求突破,著力把構建市場化生態變成營商環境,把教育、科技、人才和秦創原平臺變成營商環境,把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變成營商環境,把西安都市圈協同建設變成營商環境,把開發區高效運行機制變成營商環境,把多方聯動抓重點破難題機制變成營商環境,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于是,人們看到,全市企業開辦實現了0.5個工作日全流程辦結;全市95%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惠企政策“直通直達、免申即享”“精準滴灌”……更有多項案例被作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實踐證明,這些政策措施得到了來自市場主體最給力的認可。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前,我們要以扎實推進“三個年”活動為契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將西安打造成市場主體茁壯成長的“沃土”,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在這里活得下、長得快、發展好。(張翼)?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南江遠

圖: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閆坤 南江遠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芝伊

審核:天乙、文岳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西安報業·西安日報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摘編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