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速遞!西安9歲男孩迷戀“蛋仔派對”游戲偷偷充值3000多元 家長:退費申請被拒絕

時間:2023-04-14 20:39:26    來源:華商網    

最近,西安市民薛先生9歲的兒子迷戀上一款游戲,名叫“蛋仔派對”,不僅經常偷偷玩,還充值購買商品,總計3418元。

家長:孩子知道媽媽的支付密碼 充值金額從1元發展到648元

“我們發現的時候,他已經購買了很多東西了。”4月14日,薛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自己平常工作很忙,陪伴孩子的時候比較少,孩子纏著媽媽在“233樂園”上注冊了賬號,偶爾玩玩游戲,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喜歡玩一款名叫“蛋仔派對”的游戲,經常玩,最近才發現,他居然從3月下旬開始充值,開始是1元、6元,18元,后來數額越來越大,發展到128元、648元等,其中648元金額有多筆,總額達到了3000多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薛先生說,后來發現孩子是知道了媽媽的微信支付密碼,自己悄悄充值玩游戲,發現這種情況后,他們對孩子進行了批評教育,同時也向客服反映這一情況,并按照平臺未成年充值退費的流程提交了出生證明、孩子玩游戲的視頻等相關證據,但收到了拒絕退費的通知。

在薛先生提供的截圖上,華商報記者注意到,該賬號顯示“蛋仔派對”總時長18小時,孩子也偶爾玩玩其他游戲,但時間都不太長。233樂園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申訴流程顯示退款失敗,理由為“經工作人員核實,您反饋的情況不符合未成年行為。本平臺已接入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對未成年人體驗游戲的時間和充值金額有嚴格的限制,每一筆支付都需輸入正常的支付密碼。經核實,您反饋的賬號實名認證為成年人,提交的材料無法證明是未成年人充值,不在受理范圍內,申請失敗。請您保管好設備,及時修改支付密碼。”

“現在游戲都必須是成年人實名注冊呀。”對于平臺的拒絕理由,薛先生表示無法接受。搜索發現,“蛋仔派對”游戲屬于網易旗下,在小學生中很熱門,多地媒體報道了未成年充值退費案例。

平臺:家長應負一定管理責任 退費資料不全需補充

14日下午3時,華商報記者按照233樂園的流程提示通過QQ聯系人工客服,顯示前面有61人在等待,下午6時許,終于排隊等到客服,向客服講述了薛先生遇到的情況。隨后,233樂園相關工作人員聯系記者表示,會跟進該家長的退款事宜。

“可能是家長提供的資料不夠齊備。”工作人員說,233樂園是聚合平臺,平臺有很多游戲,其中蛋仔游戲很火爆,是一款全年齡段的游戲,很多成年人也在玩,充值需要多次輸入支付密碼確認,因此平臺必須通過相應證據辨別查實確實為未成年人充值,才能根據規定進行退費,而且退費比例要和網易進行溝通。“游戲有防沉迷系統,家長也應該引導和教育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支付密碼,這方面家長也有一定的責任。”晚7時,該工作人員回復說,該賬號實名年齡37歲,已提交的材料不完善,比如游戲視頻看不到孩子的具體操作,需要看到孩子在玩某一個玩法的操作,能證明是孩子充值的材料等,需要家長盡快與客服聯系。華商報記者立即將該回復轉給了薛先生。

律師:家長可能遭遇舉證難 游戲公司應有人臉識別系統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雖然顯示的實名用戶是成年人,但是實際玩游戲的是孩子,根據《民法典》規定,9歲孩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若其消費行為未經其父母同意、或事后追認的,法律后果則歸于無效,由此取得的錢財,應當予以返還,所以游戲公司應當退還游戲款。

趙良善表示,游戲公司往往會讓家長舉證證明游戲是孩子所玩,而家長則會遭遇舉證難。實際上,本事件中,9歲孩子本人的陳述也是一種證據,孩子可以一五一十地講述怎樣玩的游戲,怎樣購買的裝備,哪個時間段充的值,充了多少錢,等等,孩子的以上陳述足以證實游戲是9歲孩子所玩,是9歲孩子為游戲充的值。

趙良善建議,為防止難以分辨游戲注冊登錄人與實際玩游戲的人是否為同一人,游戲公司在用戶登錄注冊時以及在玩游戲中途,啟動人臉識別系統。同時,建議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加大懲罰力度;家長也要盡到監護責任,看管好自己的孩子、看管好自己的手機支付密碼。

華商報記者 李琳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