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天天熱頭條丨9項改革創新舉措!西安優化營商環境“放大招”

時間:2023-05-08 18:35:54    來源:原點新聞    

日前


【資料圖】

陜西省營商辦

從提升辦事便利化水平

提升項目服務保障水平等六方面

總結推廣了

30項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做法

其中

西安市9項改革創新舉措入選!

今年以來

全市上下緊緊扭住營商環境抓落實

深入實施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

那么這9項舉措有哪些創新亮點?

一起來看看吧

↓↓↓

“技術交易信用貸”

開辟科技型中小微企業

獲貸新途徑

我市著眼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紓解“獲貸難”問題,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在全國首創“技術交易信用貸”,利用技術合同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有效降低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有效融合,開辟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獲得純信用貸款的新途徑。其中,簡化貸款申報流程的舉措相較傳統科技金融貸款流程,技術交易信用貸無需擔保機構做擔保,節省了擔保環節,放貸時間最短可縮減至8天。

“分階段審批聯合驗收”

助力重點項目竣工驗收

跑出“加速度”

對于建設項目來說,時間就是成本就是金錢,“分階段審批聯合驗收”通過精簡優化驗收流程,采用多部門聯合協作、“一口受理”的方式,大大減少了企業跑動和“返工”次數,可為竣工驗收提速50%以上。2022年以來,全市已有184個項目采用“分階段審批聯合驗收”服務模式,快速通過驗收。

同時,西安市通過推行“分階段施工許可”改革,支持企業按需求分階段申領施工許可證,通過大幅度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讓重點項目開工、落地全面提速。為市場主體減負增效發揮了“助推器”作用。

探索建立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新模式,實現工程建設周期至少縮短20天,大幅提高施工許可辦理效率,為項目從拿地到開工節約1-3個月。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2個工程建設項目企業通過分階段的方式順利辦理了施工許可,辦事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均有顯著提升。

勞動能力鑒定

“只需跑一次”

我市創新開展勞動能力鑒定試點工作,由人社部門與醫院開展合作,通過拓寬申報渠道、優化辦事流程、精簡辦事材料等創新舉措,大幅縮短勞動能力鑒定周期70%以上,實現了工傷職工辦理鑒定“只需跑一次”。

目前,我市借助定點醫院儀器場地和醫護資源,推行鑒定前網上申請,把過去鑒定申請、輔助檢查、現場鑒定、領取結論書4個環節至少跑4次、耗時2個月的鑒定流程,優化整合為鑒定全流程1個環節、職工只需跑1次即可完成,實現了鑒定周期由國家規定的60天大幅縮短至5到10個工作日。

招才引智“組合拳”

聚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

我市從人才引進、人才就業、人才激勵等多個維度,不斷強化制度保障、平臺保障、服務保障,有效激發了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目前,我市建立了“人才+高校+企業”三方協同機制,創新“政府搭臺、企業建設、高校助力”合作模式,聯合駐市重點高校院所,共同搭建協同創新基地,面向海內外吸引招聘我市產業發展急需緊缺人才,重點引進全球排名前200高校的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聯合開展了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

全方位推行

“不打烊”政務服務

我市聚焦有效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組織市級相關部門及各區縣開發區,通過在全市政務服務領域推行“專區辦、一網辦、掌上辦、自助辦、快捷辦”等系列舉措,切實滿足企業群眾多元化辦事需求,為企業群眾提供全方位的“不打烊”政務服務。

2023年以來,市區兩級22個政務服務中心“周末不打烊”服務專區,累計接待辦事群眾22771人次,辦理各類服務事項17624件。同時,我市上線運行新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出25個服務專題,全市95%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85%的事項實現全程網辦。

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稅務局

創新推行“遠程視頻”核查

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稅務局創新拓展“非接觸式”核查方式,以遠程視頻代替傳統的人員現場核查,提升了核查效率,便利了納稅人繳費人,推動了轄區稅務營商環境提升。“遠程視頻”核查圍繞智慧稅務建設,依托互聯網技術,在基層稅務所建立“遠程視頻核查室”。

相比于傳統的核查方式,這種核查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了24小時及時即辦,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進一步提升了審批服務的便捷度和滿意度。

高新區探索園區型

營商環境服務新模式

高新區依托專業園區打造集成化、功能化、系統化營商環境支撐體系,通過全方位支撐、全要素整合、全生態構建,推動專業園區服務提質、發展提速,塑造以園區為載體、以服務為保障的新型營商環境。

為此,高新區整合政府政務服務驛站與園區現有服務平臺,以政府服務為支撐,以園區保障為核心,推行“窗口受理、系統推送、部門審批、一窗通辦”,構建涵蓋政務事項辦理、人才招聘、政策兌現、政企溝通交流等百余項內容的園區公共服務體系。

經開區深耕“兩鏈融合”

加速產業聚集賦能營商環境建設

經開區以深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賦能優化營商環境,圍繞補齊產業鏈、增強創新鏈、穩定供應鏈,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集群化發展,持續加強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建設,加速“兩鏈”融合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全面構建產業生態,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目前,經開區重點圍繞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4大支柱產業,引導鏈主企業積極參與秦創原創新(研發)中心、展示中心的建設和創新試點工作,建立全產業鏈聯動協同發展機制,提升了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整體創新能力。

蓮湖區創新“1234”工作法

推行“家門口就業”服務新模式

蓮湖區緊扣群眾就業需求,創新推行“1234”家門口就業服務模式,通過搭建服務平臺、強化工作協同、多級共同聯動、構建四位一體服務體系,有效滿足群眾多元化就業服務需求,持續優化勞動力領域營商環境。創新搭建的“秦云就業蓮湖掌上大廳”,為群眾提供政策資訊、家門口招聘、招聘會訊、就業服務等服務功能和求職登記、職業介紹等157個服務事項。

同時完成了全區9個街道3000多家企業的招聘信息展示,每月為轄區群眾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4000個以上,累計提供崗位推薦20711次,成功促進就業7500余人。

西安

不斷凝聚起昂揚向上

接續奮斗的磅礴之力

著力打造成為優質資源集聚地

頭部企業投資向往地

人才發展優選地

努力成為

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

營商環境建設的典范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