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前沿熱點:101歲 95歲 71歲 一家三口有難事就找“生活小秘書”

時間:2023-05-21 07:39:38    來源:華商網    


【資料圖】

在位于西安市西七路的陜西省鄉鎮企業局家屬院里,住著一位101歲的老人,他的老伴也已95歲。兩位高齡老人行動不便,但因為有社區這個貼心的“生活小秘書”,生活里的煩難事少了許多。

5月18日,華商報記者隨同解放門街道辦紅星社區工作人員張一哲一起走進了這個老院子。老人的家在院子的最深處,一棟70多年歷史的老樓的一樓,樓前有一片小小的空地,幾棵蒼勁的大樹下,101歲的閻大知老人坐在輪椅上,正在認真地閱讀當日的《華商報》。看到張一哲過來,老人立刻高興地打招呼“小張來了啊”,還告訴小張這幾天西安正在開中國-中亞峰會。小張告訴記者,老人思維清晰表達很好,就是耳朵略有點背,有時候講話要湊到他耳邊說。

老人95歲的老伴姚奶奶也坐在家門前曬太陽。此時,他們71歲的女兒閻淑平正在忙前忙后,為老人準備飯菜。“你看看我們這一家子,都是老人,有煩難事兒就找社區,渠道非常通暢,多虧了有社區,感覺到了溫暖。”閻淑平告訴華商報記者,父母身體都還不錯,但畢竟年紀大了,走不了幾步路。這幾年,凡是需要在社區辦的事兒,比如高齡老人補貼的復審等,小張和同事們都會登門服務。隔三岔五,社區的同志就會詢問老人是否安好,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因為所住的房子十分老舊,每逢刮風下雨,社區就很惦記,會來人看望。因此,雖然這里居住條件差一些,但老人們都舍不得離開,對院子、對社區都感情深厚。

張一哲告訴記者,社區里老人多、殘疾人多,目前70歲以上老年人在冊690多人,殘疾人在冊70多人,一些日常事務都是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紅星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段妍介紹,為了主動服務居民,社區聯合轄區物業,在居民院落中設立社區網格工作站,把服務居民的“最后一米”變成服務居民“零距離”。工作人員每半天到院落網格工作站上班,將辦公場地搬到院落中。能做的事隨手做,能解決的問題現場解決,及時感知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華商報記者 李琳 文/圖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