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府谷縣:三“方”共治撂荒地 挖潛擴面守“糧”田_環球資訊

時間:2023-05-24 14:27:55    來源:西北信息報社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府谷縣堅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綜合治理的原則,持續開展撂荒地整治攻堅行動,堅決遏制耕地“非糧化”、防止“非農化”,充分喚醒“沉睡”資源,大力提升農村土地利用率,努力為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注入“源頭活水”。目前,推動全縣完成撂荒地復耕復種面積3.13萬畝。

政策激勵治“撂荒”。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公眾號、抖音等宣傳媒介,廣泛宣傳糧食安全、支農惠農政策、撂荒耕地治理措施等內容,教育引導農戶認清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出臺《府谷縣從嚴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推行“田長制”實施方案》,建立以行政村為基本單位的“三級田長”網格化管理機制,形成“村村有田長、月月有巡查、件件能報告、事事有落實”的工作管理模式,實現了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全覆蓋。探索發展宜居、宜業、宜游庭院經濟,拓寬農民增收途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動員引導群眾開展撂荒地治理和復耕復種。

干部帶頭治“撂荒”。召開鄉村振興、糧食安全工作相關會議,支持鼓勵干部職工利用好閑置耕地,大力實施糧食種植,帶頭開展好糧食安全工作。同時,引導干部職工督促親屬不撂荒、不閑置耕地,協調做好土地流轉、代耕代種,鼓勵種糧大戶、村集體進行整合種植,確保耕地不荒、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高效管制治“撂荒”。全面開展撂荒地清理排查工作,摸清耕地底數,采取“1+N”包保方式,由干部對未種糧或種糧物資儲備不足的農戶進行動員引導。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組織引領作用,對棄農經商、長期外出務工等無力耕種農戶的耕地進行托管并復耕復種。大力開展耕地管制,對棄耕拋荒超過兩年又不接受委托管理的,采取責令其限期復耕、收回發包耕地經營權、停發涉農補貼等方式,切實提高撂荒土地利用率。

(通訊員 樊仲森 張娜)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