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熱訊:最新!全國市轄區(縣域)百強名單:陜西5區+1市入選!

時間:2023-05-29 20:30:12    來源:長安范兒    

5月12日,2023中國財富峰會發布《中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中國縣域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陜西共5個市轄區和1個縣域入選全國百強。

《中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

市轄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最高、人口最密集的空間單元。作為城市的基本空間單元和基本功能單元,市轄區是發展要素的重要集聚地,創新驅動、發展轉型的核心引擎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主體力量,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支撐。截至2022年底,977個市轄區國土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6.5億人,地區生產總值接近80萬億元。也就是說,市轄區以全國10%左右的國土面積,承載了45%的人口和65%的經濟總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除了東莞、中山、嘉峪關和儋州四個“直筒子市”之外,其他29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均設有市轄區。其中,重慶擁有26個市轄區,是市轄區最多的城市。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行政區劃的調整,北京、上海、天津、烏海(內蒙古自治區)等20個城市已經實現了“無縣化”(沒有建制縣,也沒有縣級市),下轄行政區劃均已經成為市轄區。

考慮中國行政區劃和行政架構的特殊性,15個副省級城市的市轄區在行政級別上與直轄市的市轄區更為接近。行政級別不同對市轄區的資源配置能力和要素承載力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對城市市轄區分兩類進行評價:一是直轄市以及行政級別為副省級城市的市轄區,共計213個市轄區;二是地級市的市轄區,共計764個市轄區。

2023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

(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市轄區)

榜單顯示:西安市有4個市轄區入選百強,分別是雁塔區(47)、未央區(63)、碑林區(74)、長安區(93),正好也是西安目前4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的城區。

與縣和縣級市相比,市轄區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從產業形態上看,主要以二三產業為主。我國對設置市轄區有明確規定,如就業人口中非農人口不低于70%,二三產業比重不低于75%等。實踐過程中,處于城市核心的部分市區,已經實現了100%“非農化”,成為“純城區”。二是從治理結構上看,區級政府的部分行政權力必須讓渡給城市政府。盡管各個城市在市轄區事權、財權劃分上有所不同,但總體上說,區政府相比縣政府而言,獨立性相對較小。三是從空間形態上看,一般要求與中心城市連片發展,并具有更為緊湊的空間結構。市轄區是城市型空間,城市經濟的本質是集聚。高度集聚、高速流動,是市轄區塑造高效率發展空間的基本要求。

2023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

(地級城市市轄區)

榜單顯示:陜西省地級市當中,僅有榆林市榆陽區1個市轄區入選全國百強,這也表明陜西地級市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報告分析了“嚴控撤縣設市建區”的原因并指出,之所以“嚴控撤縣設市建區”,根本上是因為中國城鎮化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即由追求城鎮化速度、城市規模的高速發展階段,轉向更加重視以人為核心、更加強調城市發展內涵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一方面,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不能以資源粗放利用和環境破壞為代價,更不能以損害鄉村功能和價值為代價。傳統的粗放式城鎮化,已經造成了“不能承受之重”,資源環境倒逼著城鎮化方式轉型。簡單的“撤縣建市設區”,造成了縣治功能異化,壓縮了鄉村生存空間。依據住建部對建制市(含縣級市)的統計數據,中國市區面積達232萬平方公里,但城區面積只有18.7萬平方公里,建成區更是只有6萬平方公里。以此推算,城區面積占市區面積的比例不足8%,建成區面積占市區面積的比例不足3%。其中,地級以上城市市區面積達100.8萬平方公里,城區面積為14.3萬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為4.88萬平方公里,城區面積占轄區面積的比重為14.2%,建成區面積占市轄區面積的比重為4.8%。這表明,市轄區存在大量“非城市化”區域,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城鎮化空間的大部分需求,完全可以通過市轄區內部的空間優化來滿足。

另一方面,城市的高質量發展和精細化治理,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并為未來10余年新進城的1億多人口提供充分就業機會、創造高品質生活空間,就必須推動市轄區高質量發展,加快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綠色發展、共建共享等為基本內容的城市轉型。

《中國縣域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

報告指出,截至2022年底,中國內地共有縣域1866個,占全國國土面積的90%左右,占中國大陸人口和GDP比重分別為52.5%和38.1%。

2023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

榜單顯示:陜西僅有1個神木市進入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全國32位。

報告顯示,中國縣域發展差距巨大。2022年,江蘇省昆山市的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江蘇省江陰市的地區生產總值接近5000億元,已經超過了西藏、青海和寧夏三個省區,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巨無霸”。江蘇省張家港市和福建省晉江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000億元,江蘇省常熟市、浙江省慈溪市、江蘇省宜興市、陜西神木市和湖南省長沙縣的地區生產總值處于2000億元至3000億元之間。此外,還有43個縣域的經濟規模在1000億元到2000億元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千億縣域分布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國家確定的重點城市群地區。與此同時,1471個縣域(占比接近80%)的經濟規模低于300億元,還存在70個左右經濟規模低于10億的“微型”縣域。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關注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讀懂中國!

- END -

長安范兒

有態度的生活方式

最有范兒的生活服務型平臺

與長安范兒,專注西安解讀陜西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