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天天熱頭條丨【聚焦“三個年”】金臺法院:“1235”工作機制優化法制化營商環境

時間:2023-06-04 18:32:17    來源:二三里資訊    

【聚焦“三個年”】金臺法院:“1235”工作機制優化法制化營商環境

“金臺區法院對我們企業開展一對一、面對面法律服務,感謝他們這么細致周到的服務!”寶雞市惠普婦女創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俠說,金臺區人民法院對公司在法律咨詢、風險研判等方面進行服務,幫助他們從源頭上減少訴訟風險。

據了解,寶雞市金臺區人民法院結合司法工作實際,進一步找準法院服務保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和發力點,推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1235”工作機制,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優質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建立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


(相關資料圖)

據金臺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副主任周千翔介紹,“1235”工作機制指的是“一核引領”把準工作方向、“雙向支撐”織密服務網絡,“三聯聚力”推動多元化解、“五措并舉”提升服務質效。

先后制定出臺《寶雞市金臺區人民法院關于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行“1235”工作機制實施意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1235”工作機制考核細則(試行)》、《寶雞市金合區人民法院關于為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提升司法服務保障的措施》等工作方案,把績效考評作為考核評價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指揮棒”,構建責任鏈條,擰緊責任法條,努力確保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措施落細落實,取得成效。

區法院建立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創新發展“楓橋經驗”,健全完善法治優化營商環境聯動機制。建好“一站”“一室”,筑牢線上線下兩條主線。“一站”即成立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調解中心駐金合法院工作站,全省率先與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建立線上訴調對接平臺,派駐特約調解員3名,將轄區中小企業矛盾糾紛化解融入網上平合服務,開展專業性聯合訴前調解。“一室”即區法院與區工商聯成立“商會+法官調解工作室”,法官以網格化服務的形式嵌入商會、重點企業中,打造線下商會企業訴調網格平臺,為商會、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法律難題,做到“訴前矛盾不出室,訴中矛盾不出站”。成立司法服務志愿者隊伍,網格化服務11家商會、26戶重點企業、10個區級重點項目,發揮法官主體作用,運用專業知識,常態化為商會、企業開展“一對一”法律服務。

“寶雞市河南商會有100多家會員企業,涉及行業廣泛,在經營中遇到的各類糾紛不少。和金臺區人民法院建立了司法服務‘點對點’聯系后,法官經常上門送服務,‘面對面’問診,解決了企業經營中不少難點、堵點和痛點問題。”寶雞市河南商會會長陳保奎說道。

法官常態化深入企業“面對面”開展法治宣傳

“我們堅持以普治并舉為落腳點,注重把普法融入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全過程。法官常態化深入企業“面對面”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風險研判等服務,機制運行以來,區法院累計開展普法宣講100多場次,幫助企業從源頭上減少訴訟風險,積極營造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濃厚氛圍。”周千翔說,機制推動以來,已深入商會、重點企業、重點項目75次,面對面解決商會、企業經營中涉及法律風險問題318起,及時挽回11家企業經濟損失近1200余萬元。

區法院開通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熱線,專人接聽110余條、專人解答。通過“一站”“一室”線上線下溝通,對營商環境相關問題分類登記、建立臺賬92條。依托法庭巡回審判點,

設立涉企業糾紛網格審判點,開展“網格+巡回審判、巡回服務”,自該模式運行以來,人民法庭通過“N+1+N”模式巡回辦案300余件。年終總結考評。

下一步,金臺區法院將持續發力抓好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努力尋求司法服務新方式、新途徑,形成“與地方發展同頻,與企業需求共振”的工作思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培育穩健的法治生態土壤。

華商報記者 李琳 編輯 趙欣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