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45)|陜西留壩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_天天播資訊

時間:2023-06-06 14:25:06    來源:生態環境部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45)|陜西留壩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提升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加快推動“昆蒙框架”的目標落地,生態環境部推出1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秀案例,進一步展現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宣傳各地典型經驗做法,樹立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先進典范。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陜西留壩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留壩縣地處秦嶺南麓腹地,素有“秦漢咽喉”之稱,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地之一,森林覆蓋率達91.23%,生態環境質量穩定保持全國領先,素有“綠色寶庫”“天然氧吧”之美譽。境內野生動物達410余種,其中常棲飛禽類270多種,占陜西省鳥類種數總量的69.5%,擁有“秦嶺四寶”等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可供開發利用的中藥材達1320余種,被命名為全國豬苓種源基地縣。


(相關資料圖)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朱鹮(Nipponia nippon)

留壩縣太子嶺

近年來,留壩縣堅持“生態立縣、藥菌興縣、旅游強縣”戰略和旅游“一業突破”發展道路不動搖,統籌推進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致力于把留壩建設成為大秦嶺生物多樣性樣板保護區域。全縣中藥材留床面積3.2萬畝,年產中藥材鮮品1.8萬噸,年產值達3.02億元;建成食用菌產業基地81個,培育經營主體200多家,產業大戶750多戶,將4200多戶群眾嵌入食用菌產業鏈,推動民宿產業迅速發展,也讓當地群眾找到致富良方。留壩縣先后榮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殊榮。

留壩縣獅子溝牧場

留壩縣立足生態環境優勢和秦嶺物種種質優勢,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融合互促。一是筑牢秦嶺生態安全屏障,持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及《總體規劃》規定和要求,常態化開展秦嶺“五亂”問題整治,開展“三線一單”劃定工作,開展林草濕樣地核查、森林督查專項行動,推動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二是全面摸清生態家底,推動“兩山”高效轉化。2021年率先在全省成立“兩山資源公司”,依據開發價值建立資源清單,將分散的資源資產集中向縣鎮“兩山資源公司”流轉收儲。探索推行“政府搭臺、銀行融資、企業運作、合作社參與、運營保底、產權鑒證、農擔擔保、保險助力”八位一體投融資模式,助力“兩山”資源加速轉化。三是立足生態資源稟賦,聚力壯大綠色經濟。在綠色食藥方面,先后取得留壩香菇、土蜂蜜等11個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和集體商標,并獲得有機轉換認證證書;做特做優中藥材,實現中藥材產業“道地、有機、安全、有效”發展;建立了“由政府主導+龍頭企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接+群眾參與”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四位一體發展模式;壯大民宿產業激活鄉村經濟,探索創新“政府引導+村集體提供資源+企業建設運營”等開發模式,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房屋。

留壩縣牢固樹立“綠色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兩山轉化綠色發展之路,成為全國較早一批創立“兩山資源公司”體系的縣,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發展綠色產業、民宿產業,加速了“兩山”資源的轉化,進一步推進了生態環保投融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供稿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

編輯 | 宋祥

審核 | 秦超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44) | 四川極度瀕危植物峨眉擬單性木蘭拯救保護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43) | 陜西佛坪縣秦嶺大熊貓保護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