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天天短訊!互學互比聚合力 取長補短促提升——我市周末現場觀摩會掀起比學趕超新熱潮

時間:2023-06-10 08:25:19    來源:商洛新聞網    

互學互比聚合力 取長補短促提升——我市周末現場觀摩會掀起比學趕超新熱潮

重點項目如何推進?秦嶺山水鄉村怎么搞?民生工程怎樣惠及百姓?……


【資料圖】

6月4日,2023年商洛市第八次周末現場觀摩會在商州區如期舉行,與會人員走進牧護關鎮秦關社區和西溝村、城關街道付村、沙河子鎮、商州區中小企業創業園、金菊康養產業園等地,觀摩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大家看進度、找亮點、聽做法、講問題,現場比拼、取長補短。

為了進一步轉作風、抓落實、促發展,我市創新推出了工作推進會制度——周末現場觀摩會。從去年2月開始從未間斷,觀摩足跡遍布全市7縣區86個項目現場,目前81個觀摩項目已經建成,為商洛高質量發展吹來一陣陣新風。

聚焦中心工作抓落實

商南縣試馬鎮紅廟村,過去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山村,如今是遠近聞名的旅游名村,說起變化,黨支部書記聶本朝感慨:“市上的周末現場觀摩會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022年4月24日,全市周末現場觀摩會在商南舉行,紅廟村是觀摩點之一。

“剛得到消息時,一時慌了神,但是仔細想想,紅廟村的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工作做在平時,垃圾分類、民居改造、集體經濟、環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都按照預定時間在穩步推進。”聶本朝還記得,觀摩會會期不長,但節奏快,緊湊而充實,與會人員對紅廟村的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給予了充分肯定,這讓他和其他村干部心花怒放,更加有了大干一場的信心。

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只是觀摩的內容之一,周末現場觀摩會主要圍繞重點項目、主導產業以及城市建設、標準化廠房和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緊扣“強推項目線、緊抓企業線、保護生態線、筑牢民生線”主題進行觀摩。

連日來,在商州區大趙峪街道冀村的三一綠色建材二期裝配式建筑構件項目施工現場,運輸車輛來回穿梭,挖掘機有條不紊地作業,基建施工、設備運行的轟鳴聲此起彼伏,一派熱火朝天、欣欣向榮的建設、生產景象。

“觀摩中感受到強烈的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催人奮進,讓我們絲毫不敢懈怠。”在6月4日的周末現場觀摩會上,商州區委書記陳澤勇說,今年以來商州區緊扣年度“軍令狀”任務,大力培育“五大產業集群”和12條產業鏈,全力實施“五大工程”,191個重點項目開工率達79%,完成投資75.1億元,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步伐。

我市全域處在秦嶺腹地,要把綠水青山“好顏值”轉化為金山銀山“好價值”,唯有實干。周末現場觀摩會就是要解決抓落實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的問題。

周末現場會就像一張答卷,折射出基層工作的常態化推進,“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將日常工作做好、做細、做精,才不懼突如其來的“考試”。

緊貼短板弱項促提升

沿著312國道來到牧護關鎮秦關社區,路邊“中國康養之都 22℃商洛歡迎您”的牌子格外醒目,這里便是商州區的西門戶區——民居整齊、道路整潔、綠樹成蔭,與旁邊的疊嶂山巒、清澈河流,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秦嶺山水鄉村畫卷。

2021年8月19日,牧護關鎮遭受了特大暴雨災害,秦關社區受災嚴重,商州區成立工作專班,將災后重建與商州區西門戶環境整治提升項目相結合,堅持高標準起步、高質量推進。

“不僅對街道和公路沿線的外墻進行改造,還對群眾院落進行了綠化美化,社區面貌煥然一新,住著也更舒服了。”秦關社區居民王山娃高興地說。

隨著周末現場會的一次次召開,不管是昔日無人問津的偏遠村鎮,還是城區“舊疾難治”的街頭小巷,從“兩拆一提升”“兩邊一補齊”到“兩改兩轉三促進”,以補短板強弱項為主要內容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動商洛發展。

“經過改造提升,縣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民群眾都夸贊不已。”在洛南縣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薛志民激動地說。

洛南縣縣河兩岸曾經擁擠不堪,亂搭亂建、亂擺亂放現象嚴重。“縣河兩岸成為洛南市民迫切想要改變的地方!”洛南縣住建局局長何偉雄回憶道。

去年在山陽縣參加周末現場會時,洛南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對山陽縣的濱河步道贊不絕口,回去后迅速安排相關人員趕往山陽學習先進經驗,并將濱河步道提上城市改造的日程。

如今,走在洛南縣濱河步道上,河水倒映著綠樹,鮮花映襯著人們的笑臉。

商州區牧護關鎮秦關社區、洛南縣濱河大道、鎮安縣沿河步道……越來越多的民生項目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城鄉環境的變化。

商南縣城關街道五里牌村,地處城鄉接合部,是縣城西大門。這里曾經是煤炭交易、石材加工、廢品收購、建材租賃、汽車維修等行業的集中區,亂修亂建、亂堆亂放問題嚴重影響了商南縣城形象和沿線群眾的生產生活。

去年在洛南縣參加完周末現場會后,商南縣與會人員深受啟發,縣政府下決心整治縣城西大門,將這里的商戶搬遷到規劃好的綜合市場,還對村民庭院和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升級,打造了一幅村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城郊建設新圖景。

一個個現場觀摩點成為干部群眾點贊的樣板,正是在一次次現場會上,每一個縣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被大家吸納借鑒,周末現場會成為推動商洛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載體,不斷為群眾幸福生活添磚加瓦,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一步步變為現實。

提升作風能力尚實干

周末現場會常態化在各縣區輪流召開,主要觀摩重點項目、主導產業以及城市建設、標準化廠房和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縣區特色亮點等內容,選擇的地點一般是前后變化大、有典型意義的地區,或者下一步工作的風向標地帶。

會議精簡務實,以現場觀摩為主,力戒形式主義,不掛標語、不印資料、不重復安排茶水飲料、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

節儉會議用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有關要求,一碗燴菜、兩個蒸饃,或一碗臊子面等等。

嚴肅會議紀律,虛心學習,借鑒吸收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換腦子、轉作風。

……

為了真正轉變會風,我市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周末現場會的六條意見》,起到以現場觀摩促工作落實、促作風轉變的作用。

作為全省首創的一種工作制度,我市周末現場觀摩會一改在會議室聽匯報作指示的慣常做法,利用周末直通縣區、直達現場。每次觀摩會從各縣區城區到鎮(街道)至少看五六個點,每個觀摩點由點上負責人口頭講解,縣區負責人在其中某個觀摩點上介紹縣區近期總體工作,市級部門負責人和市級領導現場點評。

現場觀摩、現場點評、現場總結、現場解決難題,通過互相看、互相學、互相比推動抓落實,確保重點項目、重點工作一一落地見效。周末現場會不僅促進了工作開展,更是轉變了干部的工作作風。

“一把手要親自干!一把手就是干活的,就是生產隊長,就是工頭、施工隊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青峰說,商洛無論市域面積、人口規模還是經濟體量,在全省都算不大,發展也相對落后,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換腦子、創新干、奮起追,其中各級一把手是關鍵少數,這也是為什么要搞周末現場觀摩會,并且要求一把手必須參加的原因。

兩年來,周末現場觀摩會促使全市上下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形成了一級抓一級的工作常態,形成了相互學習、良性競爭的機制,比學趕幫超的氛圍越來越濃,好經驗、好做法得到迅速推廣,地方特色亮點工作不斷涌現,商洛城市更新系統實施模式、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經驗等在全省推廣并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