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記者田頭看夏收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粒歸倉稈打捆 地里的收成全到手

時間:2023-06-13 12:26:50    來源:農民日報    

記者田頭看夏收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粒歸倉稈打捆 地里的收成全到手

時間:2023年6月11日

地點: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

夏收關鍵詞:全鏈條協同


(資料圖)

記者田頭看夏收

粒歸倉稈打捆?

地里的收成全到手

“我們合作社的小麥已經收割完了,雖然前期受到降雨影響,但整體把該收的小麥都收上來了。等這兩天秸稈還田、離田之后,就可以播種下一茬作物了。”6月11日,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趙渡鎮新建村,望著收完的麥地,明堂農機秸稈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郝明堂說。

收割機馬力全開,加快搶收。牛綱攝

“明堂”合作社今年種植了近9000畝小麥,品種以“周麥27”為主。郝明堂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新購置了凱斯4099(G4)軸流式聯合收割機,不僅節省油,收得也干凈,像玉米、小麥也不用再過篩了,破損率還低。”

除了“單打獨斗”,“明堂”合作社還和省外的幾家農機專業合作社聯手,互相協作,服務范圍不僅在大荔縣,還實現了跨省跨區域作業。“目前,合作社共有農機手70余人,收割機40余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經在全縣收割了約4萬畝小麥。”郝明堂介紹說,合作社除了種植糧食之外,還配有聯合收割機、大型進口青貯收割機、大中型拖拉機、秸稈還田機等機械設備,從2018年開始,他便組織社員將合作社的收割機、摟草機、打捆機等大型農機開進農民的地里,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

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收割機正在卸糧。牛綱攝

小麥收割完后,田里的秸稈一部分拉走做成飼料,一部分進行還田。秸稈還田的方式由下一季種植的農作物決定,如果種植玉米,那就留下10到15厘米的麥茬,進行硬茬播種;如果種植胡蘿卜,秸稈還田深翻要達到40厘米;如果種植大豆,還田之后再進行旋翻。“秸稈還田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來年種植作物可以少施化肥,減少農民的經濟投入,實現節本增效。”大荔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農環站站長樊嵐蓉說。

糧農將麥粒鋪平防止運輸途中散落。黨驍攝

來到“明堂”合作社倉儲站,一捆捆秸稈正在被制作成高質量的肉牛飼料。“今年小麥平均每7畝地可以回收1噸秸稈,受到前期降雨影響,全縣小麥秸稈可利用數量大約是兩萬噸。除了小麥能賣錢以外,秸稈制作成飼料進行銷售,每噸還可以獲得800到1000元的收益。”郝明堂說。

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趙渡鎮雨林村,郝明堂正在查看麥收情況。黨宇杰攝

據大荔縣農業農村局統計,2023年大荔縣小麥種植面積55.7萬畝,截至6月11日,大荔縣已收獲小麥47.19萬畝,預計6月16日前全部收割完畢。“三夏”期間,大荔縣共投入約800臺聯合收割機,抽調跨區作業大型聯合收割機約200臺,加快搶收成熟小麥,確保顆粒歸倉。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孫眉 胡明寶 見習記者 趙博文

總監制:何蘭生

總策劃:王一民

總統籌:李? ?煒

統? ?籌:李朝民

房? ?寧

記? ?者:孫? ?眉

胡明寶

趙博文

編? ?導:景? ?蕊

包? ?裝:孫? ?眉

趙博文

拍? ?攝:劉? ?鑫

劉奕塵

鳴謝

大荔縣融媒體中心

監制:梁冰清 王巖? 編輯:倪楊金子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