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華商說法|高校女碩士支付兩萬元代寫論文 未見發表起訴要求退款-熱門

時間:2023-06-15 19:15:18    來源:華商網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國內高校在整治學術不端方面加大了力度,但論文代寫現象依然屢禁不止,由此產生的糾紛也日漸增多,法院該如何處理此類糾紛呢?近日,西安市碑林區法院速裁庭李新元法官審理了一起涉及論文代寫糾紛的案件。

小美(化名)是北京某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因畢業需要在特定平臺發表學術論文,忙于找工作而疏于學術研究的小美思來想去,找到了一條寫論文的“捷徑”——找代寫機構代寫論文。

2022年10月24日,小美通過某網站聯系到了小明(化名),小明自稱其是陜西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小美聽信小明的介紹簽訂了《論文代理撰寫及代理發表服務協議》,約定陜西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小美提供論文代寫及發表服務,代理費用40100元,以論文形式于2023年2月前發表于小美指定的刊物。小美需于合同簽訂之日支付預付款20500元,余款論文刊登后支付。合同簽訂后,小美按照協議約定向小明轉賬20500元,但代寫的論文卻遲遲沒有按照協議約定發表至指定期刊。小美起訴至法院,要求陜西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退還已付款項。

經碑林法院審理查明,小美與被告陜西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論文代理撰寫及代理發表服務協議》,協議對代寫論文的標題、發表途徑、付款方式及金額均作出了明確的約定。但協議中加蓋的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簽字,并非其起訴的被告陜西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公章,也不是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簽名,實際收款人也不能確定是該公司員工。故該案存在經濟犯罪的嫌疑。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的經濟糾紛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于經濟糾紛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故本案因涉嫌刑事犯罪將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理。庭審中,法官也對小美找人代寫論文的行為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小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行為,表示其內心十分后悔,不該投機取巧走“捷徑”。

法官說法:

雖然本案經法院審理因涉嫌刑事犯罪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理,但是如果本案中《論文代理撰寫及代理發表服務協議》中的公章及簽名確系被告公司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所簽,雙方之間形成了論文代寫的委托合同關系,合同效力又該如何認定呢?案件又該如何處理呢?

“應當依法被認定為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依據《民法典》第八條及第一百五十三條之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嚴厲查處高等學校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通知》中也明確認定代寫論文為“學術不端”行為,必須對其進行嚴厲打擊,對參與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給予開除學籍處分;已獲得學歷證書、學位證書的,依法予以撤銷。

因此,在學術研究中,應當保護學術環境,樹立良好學風,禁止利用中介機構或者其他第三方代寫或變相代寫論文,或通過金錢交易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若本案中《論文代理撰寫及代理發表服務協議》中的公章及簽名確系被告公司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所簽,那么小美為代寫論文與被告公司簽訂協議并支付相應款項的行為,則也會因該行為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及公序良俗原則而被法院依法認定為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那么被告公司則應按照法律規定向小美退還基于該無效協議取得的所有款項。

華商報記者 寧軍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