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聚焦:陜西迎來第84家上市公司 30位股東身家大漲

時間:2023-06-19 07:39:18    來源:華商網    

隨著上周西安愛科賽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科賽博)通過IPO審議,陜西即將迎來第84家A股上市公司、第15家科創板企業。


(資料圖片)

蟄伏七年終上科創板

華為是第一大客戶

6月14日,愛科賽博通過IPO審議。

這是愛科賽博二度闖關。回顧其IPO之路,A股核準制時代,愛科賽博曾在2015年9月提交IPO申請,擬創業板上市,2016年撤回申請。據證監會公布的終止審查首發企業主要問題顯示,當時愛科賽博“擬在近期進行新一輪增資擴股,以滿足對資金的需求”。

時隔五年后,愛科賽博在2021年重新報送輔導備案材料,這一次瞄準的是注冊制下的科創板。2022年12月IPO申請獲得受理。

隨后,經過兩輪審核問詢,終于順利過關。

招股書顯示,愛科賽博的主營業務為電力電子變換和控制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精密測試電源、特種電源和電能質量控制設備三類,應用在光伏儲能、電動汽車、特種裝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快速發展,愛科賽博近幾年精密測試電源收入大增,已占據收入“半壁江山”。2020-2022年,精密測試電源收入占愛科賽博總營收比重由14.6%快速上升到30.48%、55.14%。其中,愛科賽博精密測試電源收入又主要源于光伏儲能領域,2020-2022年,光伏儲能領域銷售收入占精密測試電源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1.81%、75.54%和75.83%。換句話說,光伏等新能源發電市場走勢的連鎖反應,或影響愛科賽博業績。

比較典型的是,愛科賽博與華為合作正是在光伏儲能領域。2021年,愛科賽博中標華為電源框招、電網模擬源等產品,為第一中標人。2021年、2022年,華為成為愛科賽博第一大客戶,所貢獻的銷售額分別占公司營收14.43%、14.36%。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基于業績表現,愛科賽博選擇了大多數科創板企業“標配”的第一套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

曾“踩雷”充電樁

如今已放棄充電模塊業務

愛科賽博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愛科有限,可謂國內特種電源領域“老兵”。

回顧二十多年發展,愛科賽博業務歷經數次變化。招股書顯示,愛科賽博最初面向航空航天市場研制航保電源,后進入特種飛機地面保障電源市場、加速器電源市場、核工業專用特種電源領域,還從2010年起拓展電動汽車充電模塊和充電樁、大功率光伏并網逆變器等業務。

雖然愛科賽博積極布局產業增長脈搏,但期間亦曾因業務投資“踩雷”。

十年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開始呈現高速增長趨勢。2016年,愛科賽博參股投資成立充電樁企業漢瓦特,并向漢瓦特出售充電模塊。

這筆投資并不順利。到了2018年,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下游充電樁運營企業運營困難、大額資金被關聯方占用未歸返及引進新投資機構進展不順等因素影響,漢瓦特銷售收入銳減且僅有零星回款,進而導致資金鏈斷裂、經營陷入困境。

面對漢瓦特“爆雷”,愛科賽博將銷售欠款連同對漢瓦特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及損益計提減值準備。2019年以來,為盡可能減少漢瓦特事項造成的損失,愛科賽博與漢瓦特及相關方協商,采取了債轉股、實物或無形資產抵賬、轉讓漢瓦特股權等方式。

愛科賽博表示,自2019年12月以來,已不再持有漢瓦特股權,且目前漢瓦特已進入破產程序,預計公司不會再與漢瓦特發生業務往來,漢瓦特相關事項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同時,愛科賽博通過抵賬取得部分實物資產尚未實現對外銷售,該等實物資產總體價值較低,且其對外銷售存在一定難度,預計不會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據招股書披露,近年來愛科賽博已放棄充電模塊等業務。

本次擬募資3.8億元

近六成用于擴產

放棄充電模塊等業務后,愛科賽博主要聚焦電源和電能質量兩項業務領域。

而電源業務是愛科賽博上市募資的主要擴產對象。此次IPO,愛科賽博擬募資3.8億元主要投向西安愛科賽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精密特種電源產業化建設項目、蘇州愛科賽博電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新增精密測試電源擴建項目、西安愛科賽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這其中,特種電源產業化項目擬投入1.2億元,精密測試電源擴建項目擬投入1億元,合計占募資總額的58%。

就近三年經營情況看,愛科賽博精密測試電源收入快速增長,2022年已占總收入55.14%,擴產看來順理成章。

不過,特種電源收入占比卻下降,2020-2022年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52.44%,40.39%,19.93%。在此情況下,特種電源新增產能能否順利消化受到關注。

對此,萬聯證券西安營業部投顧屈放表示,愛科賽博原主業是特種電源,近幾年因市場周期影響導致收入占比有所下降,考慮到下游民航、軌道交通及科研領域未來幾年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市場空間仍將有所保證。該行業變量因素在于國內市場較分散,因此競爭壓力不小。

屈放進一步分析,受益于新能源及光伏儲能發展契機,精密測試電源行業市場前景被看好。不過,考慮到未來市場滲透率提高,這一行業高增速能否持續存在不確定性。所以,愛科賽博募資新增特種電源項目的意圖也是希望在此領域深耕,在經營上雙管齊下。

行業數據顯示,特種電源市場僅占整個電源市場體量的4%,但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尤其在一些高端特種電源領域,如航空航天、醫療儀器設備、半導體等,國產替代率相對較低。

“未來如果愛科賽博能在特種電源領域做到龍頭,并以此為基礎向軍工、航空、航天領域拓展,市場空間將是十分可觀的。”屈放說。

實控人是西交大校友

背后站著俞敏洪、嚴建亞等

華商報記者查詢發現,上市前,愛科賽博一共有30位股東,包括22個自然人股東和8家機構股東。

這是一家股權相對分散的企業,實際控制人為白小青、王琳夫婦,目前持股比例為29.63%。上市后,實控人夫婦的控制比例將下降為22.22%。由此,招股書提示了實控人持股比例較低風險,包括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股東大會對于重大事項的決策效率。

作為愛科賽博實控人,白小青早年本科畢業后曾就職于原航空航天部623研究所,后碩士研究生就讀于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工業自動化專業,畢業后一度留校任職。1993年,白小青創辦了西安愛科電子技術研究所,后又在1996年創辦愛科賽博。

近幾年,國內科創企業迎來上市熱潮,利益共享與股權分享漸成趨勢,股權分散現象持續增多。在此環境下,企業如何保持股權結構合理尤其是控制權穩定越發受到關注。

資深財稅專家、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企業導師仝鐵漢表示,公司強化控制權的方法一般包括股權控制、協議控制和管理手段控制等。而對一家企業來講,科學、可行的發展戰略和經營策略是持續經營的前提;建立、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體系和管理制度,明確各方權利義務,是健康發展的基礎;優秀、穩定的經營管理團隊,則是企業穩定前行的必要條件。

愛科賽博的22個自然人股東里,有多位公司管理層成員、首席專家及核心技術人員,也包括企業發展中曾引入持股的骨干員工等。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早早布局的機構投資方,也將受益于公司上市獲得回報。其中,知名創投機構達晨系是愛科賽博最大的機構股東。發行前,達晨創通、達晨創鴻合計持股11.51%。此外,國投資本旗下的啟元開泰、西高投旗下的陜西集成電路也均是持股5%以上機構股東。

若穿透股權,愛科賽博機構股東背后,不乏知名投資者。

華商報記者發現,持股3.04%的重慶洪泰的母基金洪泰基金,由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和華泰聯合證券首任董事長盛希泰共同創立。持股1.62%的三元航科的合伙人之一是三角防務、巨子生物創始人嚴建亞。

科創板四周年

已為陜西帶來15家上市公司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至今已滿四年。

四年來,科創板逐漸成為硬科技企業重要上市目的地,集中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截至今年6月16日,科創板共有上市公司534家,總市值7.13萬億元。

當下,陜西正全面對標落實“著力強化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要求,打造西部創新高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而在推進企業科創板上市方面,也走在西部地區前列。截至6月16日,陜西共有科創板上市企業12家,位居西部第二,總市值1548.77億元。

6月19日,西高院(SH688334)在科創板上市。愛科賽博通過IPO審議之后,算上同樣已審核通過尚未發行的新通藥物,陜西科創板上市企業將達到15家。

隨著科創板設立并經過4年多的注冊制改革實踐,陜西一批集成電路、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和器材制造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

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認為,科創板更看重企業的成長潛力和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而不是傳統的盈利要求,因此在估值體系上有別于傳統。目前來看,科創板較好發揮了融資功能,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積極支持,未來還要兼顧投資功能的發揮。

也就是說,有潛力的科創企業通過上市獲得融資,引起市場關注,發現和提升企業價值,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和成長動力,從而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回報。 本組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李程 采寫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