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寧陜山里藏著寶

時間:2023-08-28 17:37:58    來源:騰訊網    

8月,寧陜縣處處生機盎然:在太山廟鎮雙建村,椒農們正忙著采摘花椒;在城關鎮八畝村,一罐罐土蜂蜜正源源不斷從生產線上加工出來;在城關鎮漁灣村,“漁灣逸谷”景區迎來一批批游客……

寧陜縣太山廟鎮雙建村村民在采摘花椒。 程偉/攝


(資料圖)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近年來,寧陜縣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花椒、中蜂、鄉村旅游等產業,通過做足特色、做全產業鏈、做深融合,全力確保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挖掘資源 做足特色

日前,在寧陜縣太山廟鎮雙建村大紅袍花椒種植合作社基地,漫山遍野的花椒樹枝繁葉茂,一簇簇飽滿油亮的花椒掛滿枝頭,村民劉修理和妻子項林萍正忙著采摘花椒。

“自2017年村里成立大紅袍花椒種植合作社以來,我和妻子每年都在合作社的花椒基地打工,一個采摘季能掙7000元。”劉修理說,“除了在基地務工外,我還種植了3畝花椒。今年雨水好,我共收了50多公斤干花椒,凈收入達1.8萬元。”

雙建村位于太山廟鎮東南部,氣候濕潤,晝夜溫差大,產出的花椒穗大粒多、皮厚肉豐、色澤鮮艷、香味濃郁、麻味適中,受到市場青睞。

“近年來,為了扶持我們村發展花椒產業,縣上給我們提供花椒苗,鎮政府每年給我們送有機肥。目前,我們村花椒種植面積1200余畝,不僅吸納鄰村和本村勞動力50余人通過務工實現增收,而且還帶動115戶群眾發展花椒種植,年戶均增收4000余元。”雙建村黨支部副書記黃仁山說。

據黃仁山介紹,為了培育壯大雙建村花椒特色產業,從2017年起,雙建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為抓手,成立了村大紅袍花椒種植合作社,還新修了產業路,并邀請專家到村開展花椒種植技術培訓。目前,全村初步形成以花椒產業園區為載體,以專業合作社為紐帶,花椒產業穩步發展的良好格局。

近年來,寧陜縣立足地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菌藥果畜”特色產業,堅持“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將分散的土地適度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著力推進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

為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寧陜縣印發《寧陜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獎補辦法(暫行)》,不斷優化產業幫扶政策。截至目前,全縣共整合銜接資金1.88億元,累計發展食用菌1200萬袋、豬苓1.7萬畝、天麻1.4萬畝、魔芋4.5萬畝,發展核桃、板栗等林果35萬畝,養殖林麝853只。全縣共建成農業產業園區115個,培育各類農業經營主體483個。

延鏈補鏈 做全鏈條

7月26日,在寧陜縣城關鎮八畝村蜂情谷現代農業園區,廖開兵打開蜂箱,小心翼翼地割巢蜜。

“割巢蜜是個技術活,既要大膽又要心細,在不驚擾蜜蜂的同時,還要保證蜂巢不被破壞。”廖開兵說。

作為蜂情谷現代農業園區的一名技術人員,廖開兵每年在這里有3萬元的工資。除在園區務工外,廖開兵還和家人發展中蜂養殖,每年銷售收入7萬多元。

“像廖開兵一樣在我們園區里務工的群眾有20多人。如今,園區已發展中蜂3000余箱,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500余萬元。”蜂情谷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周世紅說。

據周世紅介紹,為扶持群眾發展中蜂養殖產業,自2019年以來,寧陜縣在蜂情谷現代農業園區先后投入200萬元資金,建了一家蜂蜜加工廠。

“如今,我們的加工廠不僅加工園區里的蜂蜜,還對全縣蜂農的蜂蜜實行保底價收購。我們還成功注冊了‘瘋婆娘’品牌,在抖音、淘寶等平臺開設網店,并與縣電商服務中心合作,解決蜂蜜銷售問題。”周世紅說。

近年來,寧陜縣依托豐富的蜜源植物資源,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通過資金扶持、土地入股、產品回收、園區務工、技術入股、共建養蜂示范基地等方式,帶動群眾發展中蜂養殖。目前,全縣共發展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18家,養殖中蜂3.5萬箱,建成蜂蜜深加工廠1家,帶動2160戶農戶發展中蜂養殖,基本形成了集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蜂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據了解,近年來,寧陜縣還對包裝飲用水、生物醫藥、食用菌、鮮食玉米、文旅康養等產業進行延鏈、補鏈,初步實現每條產業鏈都有一個“鏈主”企業。

拓展業態 做深融合

“自從村里和西安一家公司聯合搞田園綜合體項目后,我將家里3.2畝地流轉給該公司,每年都有1500元固定收入,我還被該公司聘為工人,每月有穩定工資3000元,加上妻子有時也在公司干零活,一年下來,全家能掙4萬多元。”8月18日,正在田間除草的黃開福說。

黃開福是寧陜縣城關鎮漁灣村人,家里過去主要種植水稻等農作物,但受市場價格等因素影響,收入不穩定。自2021年他到這家公司務工以來,不僅在家門口實現了穩定就業增收,而且土地也盤活了。

漁灣村位于寧陜縣城關鎮以南,距縣城11公里。昔日的漁灣村,村里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老年人大多守著薄田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是有名的“空心村”。

“漁灣逸谷田園綜合體項目,是縣政府2018年通過招商,引進西安海和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我們村共同聯建的,是集農耕種植、自然研學、鄉村民宿、康養旅游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該項目有序流轉了村里770余畝地發展現代觀光農業,還盤活村民27處閑置宅基地和4000多平方米閑置農房發展民宿。”漁灣村黨支部副書記夏世飛說。

據夏世飛介紹,目前村里已建成鹿柴山集精品民宿、天空下自然書店、天空下自然教育研學基地等項目,帶動村里20戶60人實現“薪金+股金+租金”多元化增收,還帶動鄰村發展300畝中藥材基地、2000頭生豬養殖基地。

近年來,為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寧陜縣堅持農文旅一體開發,一二三產融合推進,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寧陜縣還按照生態共建、產業共融、村企民共富的模式,支持農旅融合產業園建設,啟動寧陜縣民宿聚集區農業園區培育計劃,每個園區建成后獎補10萬元,并配套對園區進行土壤改良、灌溉配套、宜機化改造、農田防護等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建設的漁灣逸谷、蜂情谷、櫻桃蜜休閑農業園區等園區已基本建成。

來源|陜西日報

記者|程偉

通訊員|杜敏

監制|趙俠

制作|邊磊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