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92歲老人燒秸稈被罰款還要寫檢討 這樣做合適嗎?

時間:2023-09-07 20:36:58    來源:騰訊網    

基層治理不能光在“罰”上下功夫,采取“堵”“疏”結合的方式,才是治理要義。


【資料圖】

近日

“一名92歲老人手舉檢討的照片”

引發網友關注

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榜

92歲老人燒秸稈

被罰100元并寫檢討

據悉

事件當事人為陜西漢中南鄭區濂水鎮

一位92歲老人

因燒秸稈被罰款100元并寫檢討

該檢討中稱

“沒按上級嚴禁秸稈焚燒的要求

在地里焚燒秸稈

已知道自己的錯誤

愿意接受處罰

永不再燒秸稈”

落款日期為9月4日

濂水鎮政府6日回應稱

相關處罰

是按照南鄭區的文件要求執行的

據了解,南鄭區對焚燒秸稈

最高罰款為500元

官方回應:退還罰款,當面道歉

7日凌晨

事發地漢中市南鄭區濂水鎮

發布情況通報回應此事稱

劉某某(92歲,男)

手持檢討書的照片

系流西河村村委會委員李某某拍攝

并發至村民微信群

目的是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據通報

濂水鎮黨委副書記帶領李某某

登門向劉某某及家屬當面致歉

并退還100元罰款

獲得了劉某某及家屬諒解

兩名相關責任人

因工作行為和方式不當被處分

網友:

讓老人寫檢討還拍照

太離譜了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

這種行為太不尊重老人了

也有網友表示

燒秸稈的行為確實不對

但不能光罰錢

也要幫助解決問題

秸稈到底能不能燒?

專家建議“禁疏結合”“以用促禁”

作為農業生產副產品

秸稈應該如何處理

一直是很多農民頭疼的問題

專家表示

秸稈如果利用好了

還能給老百姓帶來一定的收入

比如發酵產沼氣

制作顆粒燃料

制成秸稈板材

造紙、秸稈纖維素生產乙醇

打造工藝品等等

若不對秸稈焚燒加以管控

不僅容易造成火災、空氣污染

交通事故等后果

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經濟損失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區劃研究所

研究員王亞靜建議

“禁疏結合”

劃分“禁燒區”和“限燒區”

還需要出臺

專門針對秸稈焚燒治理的法律規定

提高秸稈禁燒執法效力

利用科技創新的手段

推進秸稈科學還田和高效離田

實現“以用促禁”

基層治理不能光在“罰”上下功夫

采取“堵”“疏”結合的方式

才是治理要義

讓年事已高的老人寫檢討

并公開手持檢討書拍照

這樣的處罰方式實在不妥

基層治理不能光在“罰”上下功夫

要解決焚燒秸稈問題

不能動輒就罰錢、寫檢討

更要因地制宜

多幫村民想辦法、解決問題

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采取“堵”“疏”結合的方式

才是治理要義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